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我写了一本书,《深入理解 Kotlin 协程》

第一个阶段,深入理解 Kotlin 协程的三篇文章。翻了翻过去的文章记录,我在 2017 年 1 月当时 Kotlin 1.1-beta 刚刚发布之时就发布了第一篇介绍协程的文章深入理解 Kotlin Coroutine (一),主要介绍了协程的标准库的 API,以及简单的协程封装思路。随后在那年的春节发了第二篇深入理解 Kotlin Coroutine (二),介绍协程的框架 kotlinx.coroutines 的一些功能,当时这个框架还非常的小,源码很容易就能够通读完,与现在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了。期间也搞了一些线下的活动来分享协程的用法和作用,在 1.1 正式发布不久之后又写了一篇介绍协程的使用场景的文章深入理解 Kotlin Coroutine(三)。

01

一起玩转微服务(9)——前后端分离

在传统的web应用开发中,大多数的程序员会将浏览器作为前后端的分界线。将浏览器中为用户进行页面展示的部分称之为前端,而将运行在服务器,为前端提供业务逻辑和数据准备的所有代码统称为后端。 由于前后端分离这个概念相对来说刚出现不久,很多人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所以可能会对它产生一些误解,误以为前后端分离只是一种web应用开发模式,只要在web应用的开发期进行了前后端开发工作的分工就是前后端分离。 其实前后端分离并不只是开发模式,而是web应用的一种架构模式。在开发阶段,前后端工程师约定好数据交互接口,实现并行开发和测试;在运行阶段前后端分离模式需要对web应用进行分离部署,前后端之前使用HTTP或者其他协议进行交互请求。 前后端分离原则,简单来讲就是前端和后端的代码分离也就是技术上做分离。推荐的模式是最好直接采用物理分离的方式部署,进一步促使进行更彻底的分离。不要继续以前的服务端模板技术,比如JSP ,把Java JS HTML CSS 都堆到一个页面里,稍复杂的页面就无法维护。

02

Kotlin实战--消除静态工具类:顶层函数和属性

我们都知道, Java 作为 门面向对象的语言,需要所有的代码都写作类的函数。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方式还能行得通。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大型项目,最终都有很多的代码并不能归属到任何 个类中。有时一个操作对应两个不同的类的对象,而且重要性相差无几。有时存在 个基本的对象,但你不想通过实例函数来添加操作,让它的 API 继续膨胀。结果就是,最终这些类将不包含任何的状态或者实例函数,而是仅仅作为一堆静态函数的容器。在 JDK 中, 最适合的例子应该就是 Collections了。看看你自己的代码,是不是也有一些类本身就以Util作为后缀命名。 在kotlin中,根本就不需要去创建这些无意义的类, 相反,可以把这些函数接放到代码文件的顶层,不用从属于任何的类。这些放在文件顶层的函数依然是包内的成员,如果你需要从包外访问它,则需要 import 但不再需要额外包一层。

03

dart: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一个月前,如果我要为自己最看不上的三个半语言排个名,dart 恐怕会位列其中。dart 是 google 在 2011 年就推出的编程语言,目标是成为一个结构化的 web 编程语言,暗藏着取代人们天天用又天天骂的 javascript 的野心。记得大约 2014 年前后,我在 youtube 上看了 goto conference 的一个关于 dart 语言的 keynote[1],于是就对 dart 有些关注了。当时我的感觉是:这特么又一个「编译成 js」的语言 —— 天知道我们需要多少这样的语言。2014 年前后的前端生态还没有今天这么百花齐放 —— 如今一个编程语言没有对应的「编译成 js」的方案,就像没有化妆的女孩儿,都不好意思出门。那个时代 TypeScript 还没有什么人用,「编译成 js」语言里最火的是 CoffeeScript,以及叫好不叫座的 Elm。当然,google 推出 dart 更多的是从工程实践上的考量:在此之前,google 已经从其 GWT(Google Web Toolkit)和 Closure compier(用于优化 js,清除死代码)中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经验:如果有静态类型系统,javascript 的性能优化和大项目工程化可以大大提升一个台阶。

01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