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配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默认路由模式_默认路由为网络和掩码

路由(routing)是指分组从源到目的地时,决定端到端路径的网络范围的进程 [1] 。路由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的数据包转发设备。路由器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连。虽然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如TCP/IP、IPX/SPX、AppleTalk等协议),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路由器运行TCP/IP协议。路由器通常连接两个或多个由IP子网或点到点协议标识的逻辑端口,至少拥有1个物理端口。路由器根据收到数据包中的网络层地址以及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输出端口以及下一跳地址,并且重写链路层数据包头实现转发数据包。路由器通过动态维护路由表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并通过网络上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和链路信息来维护路由表。\

03

动态路由协议之RIP协议

我们都知道,路由器可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协议在小型网络中配置的话是十分方便的,但是对于大中型网络来说却是困难的,配置麻烦且不方便管理。 动态路由协议可以自动监测并随着网络拓扑的变换更新路由表,适合大中型网络环境。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网络中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互相补充。在所有的路由中,除了直连路由外,静态路由优先级最高。当一个包在路由器中进行路径选择时,路由器首先查找静态路由,如果查到则根据相应的静态路由进行转发分组,然后查找动态路由。当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发生冲突时,以静态路由为准。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可以分为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其中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依据从源网络到目标网络所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来选择路由,典型的协议有RIP和IGRP。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会综合考虑从源网络到目标网络的各条路径来选择路由,典型的协议有OSPF和IS-IS。 我们来先说下RIP路由协议,运行该协议的路由器会互相发送自己的路由信息,他会每隔30s广播一次自己更新的路由表,发送的目的地址为广播地址“255.255.255.255”,路由器接收到邻居发送来的路由信息,会与自己路由表中的条目进行比较,如果路由表中已经有这条路由信息是否优于现在的条目,如果优于则替换当前条目,反之则路由器比较这条路由信息与原有的条目是否来自同一个源,如果来自同一个源,则忽略。 因为RIP协议依赖于邻居路由器,每次更新路由表都是一个学习另一个,所以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又被称之为是基于传闻进行路由选择。 RIP协议以跳数来作为唯一的度量值,收到邻居路由器发来的路由条目信息,会将跳数加1后进行比较,若路由条目比自己的路由表更合适,或该路由表没有此条目,则将该路由条目保存下来。 在RIP协议中规定的最大跳数为15,16跳以上(包括16跳)则被视为目的网络不可达,因此不适合大型的网络环境,这一点,OSPF协议可以完美的解决。 在RIP协议中还有一个“水平分割”的概念:从一个接口学习到的路由信息,不再从这个接口发送出去,这样可以阻止环路的产生,同时能够减少路由更新信息占用的链路带宽资源。

04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