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怎样学习C语言?【C语言编程入门秘籍02】

曾经你是否有过学习一门新事物的兴奋感,但是学习一段时间后,这种学习动力逐渐衰减,直至放弃呢?或是你是属于那种听到学习编程很难,但是不得不学,于是硬着头皮听听学学,一旦遇到困难,就为自己找到了退缩的借口呢?如果没有以上情况,那么恭喜你应该是一名学习的强者,学习C语言对你来说肯定不在话下。但如果你是对C语言编程畏惧的,也没有关系,不妨让自己尝试一下看看,同时坚信并想象自己把C语言学好以后无所不能的无以言表的幸福感。一开始你只要从简单的地方步入,一步步认识C语言编程,不求进度而只求学习质量,把基础打牢固,这种学习方式虽然看似很慢,但是却是后续厚积薄发的重要基础!

02

51单片机试题及答案c语言版_只会c语言毕业设计能做什么

篇一:51单片机毕业设计题目2  1、基于51单片机温湿度检测的设计  1、设计要求  1、采用51单片机(STC89C52RC)+LCD12864+SHT10设计。  2、湿度范围:0-100%RH 温度:0-100摄氏度  3、4个发光二级管实现报警:高温报警、低温报警、高湿度报警、低湿度报警共8种报警状态。  4、3个按键实现温湿度上下限报警值的调节。  5、电脑USB供电  6、采用C语言编程。  2、基于51单片机温湿度检测+数字钟的设计 设计要求  1、采用51单片机(STC89C52RC)+LCD12864+SHT10设计。  2、湿度范围:0-100%RH 温度:0-100摄氏度  3、4个发光二级管实现报警:高温报警、低温报警、高湿度报警、低湿度报警共8种报警状态。  4、3个按键实现温湿度上下限报警值和数字钟时分秒的调节。  5、时分秒显示  6、电脑USB供电  7、采用C语言编程。  3、基于51单片机温湿度检测+电子万年历的设计  1、设计要求  1、采用51单片机(STC89C52RC)+LCD12864+SHT10+DS1302设计。  2、湿度范围:0-100%RH 温度:0-100摄氏度  3、4个发光二级管实现报警:高温报警、低温报警、高湿度报警、低湿度报警共8种报警状态。  4、3个按键实现温湿度上下限报警值和电子万年历时分秒星期年月日的调节。  5、年、月、日、时、分、秒、星期、温度、湿度显示  6、电脑USB供电  7、采用C语言编程。  4、基于51单片机温湿度检测+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1、设计要求  1、采用51单片机(STC89C52RC)+LCD12864+SHT10+ADC0832设计。  2、湿度范围:0-100%RH 温度:0-100摄氏度  3、4个发光二级管实现报警:高温报警、低温报警、高湿度报警、低湿度报警共8种报警状态。  4、3个按键实现温湿度上下限报警值的调节。  5、电压、温度、湿度显示。  6、电压范围直流0-5伏。(另有0-220伏)  7、电脑USB供电  8、采用C语言编程。  5、基于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1、设计要求  1、采用51单片机(STC89C52RC)+LCD12864+DS18B20设计。  2、温度:0-99摄氏度  3、3个发光二级管和蜂鸣器实现报警:高温报警、低温报警、正常共3种报警状态。  4、3个按键实现温度上下限报警值的调节。  5、湿度显示。  6、电脑USB供电  7、采用C语言编程。  6、基于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数字钟的设计  1、设计要求  1、采用51单片机(STC89C52RC)+LCD12864+DS18B20设计。  2、温度:0-99摄氏度  3、3个发光二级管和蜂鸣器实现报警:高温报警、低温报警、正常共3种报警状态。  4、3个按键调整温度上下限值和数字钟时分秒值的调整。(按键有提示音)  5、湿度、时分秒显示。  6、电脑USB供电  7、采用C语言编程。  7、基于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1、设计要求  1、采用51单片机(STC89C52RC)+LCD12864+DS18B20+ADC0832设计。  2、温度:0-99摄氏度 电压范围:0-220伏直流电压  3、3个发光二级管和蜂鸣器实现报警:高温报警、低温报警、正常共3种报警状态。  4、3个按键实现温度上下限报警值的调节。  5、湿度、电压显示。  6、电脑USB供电  7、采用C语言编程。  8、基于51单片机超声波测距的设计  1、设计任务  1、采用51单片机+4位共阳数码管+ HC-SR04超声波模块。  2、测距范围2cm-450cm。  3、超出测量范围显示“-.–”;正常测量范围显示“x.xx”(单位:米)。 4、51单片机:STC89C52RC、AT89S52、AT89C51。  5、C语言编程。  6、电脑USB供电。  9、基于51单片机超声波测距的设计  1、设计任务  1、采用51单片机+LCD1602液晶+ HC-SR04超声波模块。  2、测距范围2cm-450cm。  3、超出测量范围显示“-.–M”;正常测量范围显示“x.xxM”(单位:米)。 4、51单片机:STC89C52RC、AT89S52、AT89C51。  5、C语言编程。  6、电脑USB供电。  10、基于51单片机超声波测距的设计  1、设计任务  1、采用51单片机+LCD12864液晶+ HC-SR04超声波模块。

01

养良好C语言编程风格,编优质C语言代码,这才是C语言的开始

个人c语言编程风格总结 总结一下我个人的编程风格及这样做的原因吧,其实是为了给实验室写一个统一的C语言编程规范才写的。首先声明,我下面提到的编程规范,是自己给自己定的,不是c语言里面规定的。 一件事情,做成和做好中间可能隔了十万八千里。 同样的,代码的质量也极大程度上反映了编程者的水平高低。为了让大家从学习的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创作出优质的代码,实验室编辑这个文档,作为大家编程的参考,同时也是对以后编程风格的硬性规定。 对于一个团队来讲,制定统一的编程规范,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通常一个项目是由多个成员

05

C语言编程程序的内存如何布局

C语言程序在内存中各个段的组成   C语言程序连接过程中的特性和常见错误   C语言程序的运行方式   一:C语言程序的存储区域   由C语言代码(文本文件)形成可执行程序(二进制文件),需要经过编译-汇编-连接三个阶段。编译过程把C语言文本文件生成汇编程序,汇编过程把汇编程序形成二进制机器代码,连接过程则将各个源文件生成的二进制机器代码文件组合成一个文件。   C语言编写的程序经过编译-连接后,将形成一个统一文件,它由几个部分组成。在程序运行时又会产生其他几个部分,各个部分代表了不同的存储区域:   1.代码段(Code或Text)   代码段由程序中执行的机器代码组成。在C语言中,程序语句进行编译后,形成机器代码。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CPU的程序计数器指向代码段的每一条机器代码,并由处理器依次运行。   2.只读数据段(RO data)   只读数据段是程序使用的一些不会被更改的数据,使用这些数据的方式类似查表式的操作,由于这些变量不需要更改,因此只需要放置在只读存储器中即可。   3.已初始化读写数据段(RW data)   已初始化数据是在程序中声明,并且具有初值的变量,这些变量需要占用存储器的空间,在程序执行时它们需要位于可读写的内存区域内,并具有初值,以供程序运行时读写。   4.未初始化数据段(BSS)   未初始化数据是在程序中声明,但是没有初始化的变量,这些变量在程序运行之前不需要占用存储器的空间。   5.堆(heap)   堆内存只在程序运行时出现,一般由程序员分配和释放。在具有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如果程序没有释放,操作系统可能在程序(例如一个进程)结束后回收内存。   6.栈(stack)   栈内存只在程序运行时出现,在函数内部使用的变量、函数的参数以及返回值将使用栈空间,栈空间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和释放。   C语言目标文件的内存布局   看一个例子:   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data段   static int b=20; //全局初始化区,。data段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bss段   const int A = 10; //.rodata段   void main(void)   {   int b; //栈   char s[] = "abc"; //栈   char *p2; //栈   static int c =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data段   char *p3 = "123456"; //123456\0在常量区,p3 在栈上。   p1 = (char*) malloc(10);//分配得来的10和20个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p2 = (char*) malloc(20);   strcpy(p1, "123456"); //123456\0 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    代码段、只读数据段、读写数据段、未初始化数据段属于静态区域,而堆和栈属于动态区域。代码段、只读数据段和读写数据段将在链接之后产生,未初始化数据 段将在程序初始化的时候开辟,而堆和栈将在程序的运行中分配和释放。C语言程序分为映像和运行时两种状态。在编译-连接后形成的映像中,将只包含代码段 (Text)、只读数据段(RO Data)和读写数据段(RW Data)。在程序运行之前,将动态生成未初始化数据段(BSS),在程序的运行时还将 动态形成堆(Heap)区域和栈(Stack)区域。一般来说,在静态的映像文件中,各个部分称之为节(Section),而在运行时的各个部分称之为段 (Segment)。如果不详细区分,可以统称为段。   知识点:   C语言在编译和连接后,将生成代码段(Text)、只读数据段(RO Data)和读写数据段(RW Data)。在运行时,除了以上三个区域外,还包括未初始化数据段(BSS)区域和堆(Heap)区域和栈(Stack)区域。   二:C语言程序的段   1.代码段(code或text)   代码段由各个函数产生,函数的每一个语句将最终经过编绎和汇编生成二进制机器代码(具体生生哪种体系结构的机器代码由编译器决定)。   2.只读数据段(RO Data)   只读数据段由程序中所使用的数据产生,该部分数据的特点是在运行中不需要改变,因此编译器会将该数据段放入只读的部分中。C语言中的只读全局变量,只读局部变量,程序中使用的常量等会在编译时被放入到只读数据区。    注意:定义全局变量const char a[100]={"ABCDEFG"};将生成大小为100个字节的只读数据区,并使用“ABCDEFG”初 始化。如果定义为:const char a[ ]={"ABCDEFG"};则根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