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深度学习之视频人脸识别系列三:人脸表征

DeepID2: DeepID2是Deep Learning Face Representationby Joint Identification-Verification一文提出的,对DeepID1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提出了contrastive loss,在分类任务,我们需要的是减少类内差距(同一人脸),增加类间差距(不同人脸),softmax loss分类的监督信号可以增大类间差距,但是却对类内差距影响不大,所以DeepID2...特征,使用贪婪算法降为25个Deepid2特征,使用PCA将25*160Deepid2特征降为180维,最后使用联合贝叶斯算法进行验证,最终在LFW上得到的最终准确率是98.97%,使用7组25个Deepid2...DeepID2在2014 年是人脸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工作,也掀起了在人脸领域引进 MetricLearning 的浪潮。 4....DeepID2+: DeepID2+源于论文Deeply learned facerepresentations are sparse, selective, and robust,DeepID2+是对DeepID2

1.8K30
  •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深度学习人脸识别核心技术—框架和优化目标

    该系列网络首次超过 专家的人脸识别能力,分为DeepID1[10]、DeepID2[11]、DeepID2+[12]等版本。...DeepID2在DeepID的基础上,使用了更大的图像输入、更多的图像块,添加了人脸验证损失,从而能够减少类内方差,增大类间方差。...DeepID2能比DeepID1取得更好的结果,验证了需要同时最小化类内方差和最大化类间方差才能取得更好的人脸识别模型。...DeepID2+在DeepID2的基础上增加了4个特征提取层的隐藏层数量,特征通道数量由20、40、60、80变为128、128、128、128。输出的特征维数由160变为512。...相比于DeepID2,25个图像块还要再进行一次翻转,因此需要训练50个CNN,特征维数共50×512=25 600维。

    1.2K20

    SSD原理解读-从入门到精通「建议收藏」

    使用卷积层代替全连接层进行特征提取 我们将图1简化为图2的表示形式,其中图2中省略了Input到DeepID2中间的层,我们看到当DeepID2是全连接层的时候,感受野对应了全图,所以提取的是全图的特征...,现在我们把DeepID2替换为卷积层,其中卷积层的输出通道数为160,这是为了能够提取160维的特征向量,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使用卷积层的时候,DeepID2的输出特征图的每个位置的感受野不是对应了全图...使用卷积层代替全连接层进行分类 我们知道在分类网络中softmax的前一层使用的是全连接层,且该全连接层的输出节点数为分类数,比如上文中的DeepID2的后面的fc2层。...但是现在DeepID2这一层变成了卷积层之后,fc2层就不适合采用全连接层了。...通过前面的学习,其实就很容易理解SSD中的多尺度检测,这6个检测层都是卷积层,对应了上文中的6个DeepID2层,每个DeepID2层对应了不同大小的滑动窗口(低层滑动窗口较小,高层滑动窗口较大),这样就可以检测到不同尺度的目标了

    91630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