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CMU阵列:3D打印实现对大规模高密度电极阵列定制化

微电极阵列在记录电生理活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脑功能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大多数微电极的应用都受制于覆盖范围、脆性和费用方面的局限性。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开发了利用3D纳米颗粒打印方法定制微电极的方法,并且在活体记录方面取得了出色的结果。这种可定制的3D多电极设备具有高电极密度,最小的肉眼组织损伤和优秀的信噪比。最重要的,3D打印的定制方法允许灵活的电极重构,例如不同的个体柄长度和布局,降低了总体通道阻抗。这种有效的设备设计使得在整个大脑中有针对性地和大规模地记录电信号成为可能,该技术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01

3D打印「心脏」体外存活超6个月,心肌组织带有规律性搏动,来自中科院&清华

丰色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3D打印一颗心脏,有“血”(毛细血管网络)有“肉”(心肌细胞),有规律搏动,还能在体外存活高达6个月? 没错,这就是来自中科院等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利用六轴机器人改造而成的新型生物打印机和特殊的细胞打印方法,突破了传统3D打印的平层局限,在复杂血管支架上打印出了具有正常细胞周期和功能的心肌组织。 该组织上面的细胞存活率和人工操作相同,都有98%。 这一成果让人造复杂器官之路又更近一步。 如何打造? 在了解这颗心脏具体如何打印出来之前,我们需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