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树莓派初级教程

这几天朱一直追着我问树莓派的问题,要不要买显示器啊,要不要买转接线,迷你键盘那? 被他问烦了。只好来给他写一篇傻瓜式初级教程,同时也是我回顾一下。 本教程主要教朱启动 树莓派 使用vnc链接树莓派桌面 用到的资源 : 联网的电脑 路由器 树莓派主板 SD内存卡 需要用到的软件下载地址: http://downloads.raspberrypi.org/raspbian_latest 一个树莓派系统 适合初学者 http://win32-disk-imager.cn.uptodown.com/download 镜像烧录软件 xshell 或者 putty 用于使用命令行进入 linux操作页面(百度一下就能下载) 在百度搜素 RealVNC最新官方版下载 点击下载 这是一个连接树莓派桌面的软件 首先将下载好的树莓派系统 烧录 SD内存卡

01

Linux和Windows双系统带来的系统时间问题的解决详述

由于两个系统设定时间时以主板CMOS内的时间为依据,但却有不同的时间计算标准。所以导致了系统时间的纠纷问题。 Linux和苹果操作系统以当前主板CMOS内时间做为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再根据系统设置的时区来最终确定当前系统时间(如时区设置为GMT+08:00北京时间时以及当前CMOS时间为03:00,那么系统会将两个时间相加得出显示在桌面的当前系统时间为11:00)。 Windows操作系统却直接把CMOS时间认定为当前显示时间,不根据时区转换。这样每调整一次系统时区,系统会根据调整的时区来计算当前时间,确定后,也就同时修改了CMOS内的时间(即每调整一次时区,设置保存后,CMOS时间也将被操作系统改变一次,注意不同操作系统调整时间后,也会同时改变CMOS时间,这一点是共通的)。 这里我们且不论两种时间计算标准的好差,而仅让Windows认定CMOS时间为格林威治标准时间来消除操作系统之间认定时间的差异,从而解决Windows操作系统与不同操作系统并存时出现的时间认定纠纷。。。(怎么改Ubuntu参见2楼xport的回帖:)) 其实Windows注册表内已经隐藏了这样一个开关。瀑布汗,那么就拿它来开刀了。。。 即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imeZoneInformation\中添加一项数据类型为REG_DWORD,名称为RealTimeIsUniversal,值设为1。

01

Linux硬盘的检测–smartctl详细介绍

随着硬盘容量、速度的快速发展,硬盘的可靠性问题越来越重要,今天的单块硬盘存储容量可轻松达到1TB,硬盘损坏带来的影响非常巨大。 不同的文件系统(xfs,reiserfs,ext3)都有自己的检测和修复工具。检测之前可以先使用dmesg命令查看有没有硬件I/O故障的日志,如果有,先用fsck看看是不是文件系统有问题,如果不是则可以使用下面介绍硬盘检测和优化方法来修复它。 grep”error”/va/log/messages*; Linux检测硬盘坏道 使用SMART检测硬盘 SMART是一种磁盘自我分析检测技术,早在90年代末就基本得到了普及每一块硬盘(包括IDE、SCSI),在运行的时候都会将自身的若干参数记录下来,这些参数包括型号、容量、温度、密度、扇区、寻道时间、传输、误码率等。硬盘运行了几千小时后,很多内在的物理参数都会发生变化,某一参数超过报警阈值,则说明硬盘接近损坏,此时硬盘依然在工作,如果用户不理睬这个报警继续使用,那么硬盘将变得非常不可靠,随时可能故障。 启用SMART SMART是和主板BIOS上相应功能配合的,要使用SMART,必须先进入到主板BIOS设置里边启动相关设置。一般从Pentium2级别起的主板,都支持SMART,BIOS启动以后,就是操作系统级别的事情了(Windows没有内置SMART相关工具,需要安装第三方工具软件),好在Linux上很早就有了SMART支持了,如果把Linux装在VMware等虚拟机上,在系统启动时候可以看到有个服务启动报错:smartd。这个服务器就是smart的daemon进程(因为vmware虚拟机的硬盘不支持SMART,所以报错)。smartd是一个守护进程(一个帮助程序),它能监视拥有自我监视,分析和汇报技术(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 – SMART)的硬盘。SMART体系使得硬盘能监视并汇报自己的运行状况.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能够预测失败,使得系统管理员能避免数据丢失。

03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