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接口

__init__宏:被修饰的函数会被链接器链接放入.init.text段中(本来默认情况下函数是被放入.text段中)。对内核而言是一种暗示,表示该函数仅在初始化期间使用,内核启动时统一会加载.init.text段中的这些模块安装函数,加载完后就会把这个段给释放掉以节省内存。 __exit__宏:被修饰的函数仅用于模块卸载,链接器会将其放入特殊的ELF段。如果模块被直接内嵌到内核中,或内核的配置不允许卸载模块,则被修饰的函数将被简单的丢弃。 prink函数:模块在被加载到内核后,它能调用的函数仅仅是由内核导出的那些函数。KERN_INFO是printk的打印级别,其实只是一个字符串(如<1>)。操作系统的命令行中也会有一个打印级别的设置(值为0-7),当前操作系统中执行printk的时候会去对比printk中的打印级别和操作系统命令行中设置的打印级别,小于命令行设置级别的信息会被打印出来,大于的会被拦截。 module_init宏:该宏声明的函数会在模块被装载到内核中调用。 module_exit宏:该宏声明的函数会在模块被卸载时调用。 MODULE_LICENSE宏:指定该代码所使用的许可证协议。 MODULE_AUTHOR:描述模块作者。

03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mknod命令

个人觉得linux的软件设计思想异常强大,比如把所有的设备都当做文件来处理,大大简化了程序员的负担,向提出这个思想的大神s致敬!!   先来看看linux系统中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我们的linux操作系统跟外部设备(如磁盘、光盘等)的通信都是通过设备文件进行的,应用程序可以打开、关闭、读写这些设备文件,从而对设备进行读写,这种操作就像读写普通的文件一样easy。linux为不同种类的设备文件提供了相同的接口,比如read(),write(),open(),close()。   所以在系统与设备通信之前,系统首先要建立一个设备文件,这个设备文件存放在/dev目录下。其实系统默认情况下就已经生成了很多设备文件,但有时候我们需要自己手动新建一些设备文件,这个时候就会用到像mkdir, mknod这样的命令。   mknod 的标准形式为: mknod DEVNAME {b | c} MAJOR MINOR   1,DEVNAME是要创建的设备文件名,如果想将设备文件放在一个特定的文件夹下,就需要先用mkdir在dev目录下新建一个目录;   2, b和c 分别表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     b表示系统从块设备中读取数据的时候,直接从内存的buffer中读取数据,而不经过磁盘;     c表示字符设备文件与设备传送数据的时候是以字符的形式传送,一次传送一个字符,比如打印机、终端都是以字符的形式传送数据;   3,MAJOR和MINOR分别表示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   为了管理设备,系统为每个设备分配一个编号,一个设备号由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组成。主设备号标示某一种类的设备,次设备号用来区分同一类型的设备。linux操作系统中为设备文件编号分配了32位无符号整数,其中前12位是主设备号,后20位为次设备号,所以在向系统申请设备文件时主设备号不好超过4095,次设备号不好超过2^20 -1。 .   下面,我们就可以用mknod命令来申请设备文件了。   mkdir -p /dev/cobing   mknod /dev/cobing/mydev1 c 128 512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