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Linux身份鉴别机制概述

Linux身份鉴别机制是保护操作系统安全的重要机制之一,是防止恶意用户进入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早期的身份鉴别机制就是传统的UNIX身份鉴别机制,它采用口令加密并与原密码进行对比的方式来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但是这种加密方式过于单一,在一个服务中用户的帐号密码泄露会涉及到多个服务的安全性,所以为了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出现了许多其他的身份鉴别机制,如指纹认证、USB认证等。但是这样导致了一个问题,为了应用这些认证机制,就需要重新编写并编译应用程序(如系统登陆服务login)。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5年Sun公司的Vipin Samar和 Charlie Lai提出了PAM(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身份鉴别机制,它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插件功能,使得系统在更改认证机制时不再需要修改应用程序,极大的提高了认证机制的灵活性。本报告对Linux各用户帐号的权限区别进行了分析,对传统UNIX身份鉴别机制的实现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对PAM身份鉴别机制的实现过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PAM策略演示场景实现了身份鉴别机制的执行过程,研究结果也发现Linux身份鉴别机制是在Linux用户态下实现的,并不涉及内核的具体实现。

01

samba服务器搭建+权限设置

Linux 系统的诞生主要源于林纳斯个人,而 Linux 系统的成长则更多得益于所采用的开源模式。林纳斯12岁开始接触计算机和编程,并从此狂热地爱上了编程。因为这份热爱,林纳斯自学了大量的编程知识,并不断地将学到的新知识进行练习。这些学习和练习为 Linux 系统储备了足够的知识弹药。而在开发过程中,林纳斯也不免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他身上永不言弃的精神,让 Linux 系统最终诞生。在 Linux 系统诞生之后,它所采用的开源模式,令全世界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人都能参与进来。在世界各地优秀程序员的帮助下,Linux 系统不断走向完善,最终大获成功。在 Linux 系统获得广泛认可之后,林纳斯收获了名气,却并没有收获大量的财富。究其原因,是因为林纳斯希望 Linux 系统保持自由,不被商业因素所左右,所以他拒绝了很多公司抛来的巨额财富。开放源代码运动脱胎于自由软件运动,而自由软件运动又是继承早期的黑客文化而产生的。在最初的时候,软件是自由且不收费的,当时商业公司主要是销售硬件卖钱,软件则作为硬件的附属品免费赠送。当时的软件不掺杂商业利益,大家出于兴趣等原因编写程序并且分享给别人。这就是早期的黑客文化。打破黑客文化的人就是我们熟知的比尔·盖茨,他率先开始售卖软件,并且关闭软件的源代码。在他的影响下,软件便由最初的免费且自由模式发展成了现在的收费模式。而对此提出反对意见的是老牌黑客理查德·斯托曼,他发起了以源代码必须可以被自由获得为核心点的自由软件运动。但由于他提出的 Copyleft 概念有着很强烈的反商业感,自由软件运动下的 GPL 许可证又强制性要求修改后的软件,其被修改的那部分源代码也必须对外开放,这种对商业文化的不友好,令自由软件运动受到商业公司的排挤。当时Linux系统也是采用 GPL 许可证,所以也被称为自由软件。但是因为大家对自由“free”这个单词的总是产生歧义,认为那是免费的意思,于是林纳斯等人便提出了开放源代码这个概念,Linux 系统也就成了开源软件。源软件的条件比自由软件更宽松,对商业文化也更包容,于是伴随着 Linux 系统的成功,开源理念也就逐步被世界各地所接受。

03

Linux下定时任务配置深入理解

关于定时任务的配置其实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了,为什么我又要总结一遍呢?我想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大多数文章都聚焦于cron语法,而比较忽视具体的操作步骤。其次,很多文章都介绍的比较凌乱,层次不是很清楚。而且,当我理清楚linux下定时任务配置的一套流程之后,深刻的觉得他的设计真的是很周到的。不过最重要的一点大概就是我非常不喜欢那种堆砌命令用法的文章,好像Linux就是他写的一样,东一块说明,西一块说明,谁都不知道这些说明是谁说的,从哪里来的,是不是以讹传讹,可信度有多少,是不是已经不被支持,等等。尤其是在当前这种版本飞速迭代的年代,对于一些重要配置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其实关于定时任务配置这一块没有任何技术含量,重要的就是细心一点,理清配置文件之间的关系即可。

01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