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框架层统一异常处理机制,对控制器层所有的漏网之鱼
做拦截处理,然后跳转到
对应的错误页面,或者如果是前后端分离的话,可以处理后
返回给前端相应的错误码....extends Throwable>[] value() default {};}
发现此注解可以传一个参数,也就是具体的要拦截的异常类型
优点:1.灵活,可以配置到具体的方法层面 2.简单,不需要再做...-- 这里还可以继续扩展对不同异常类型的处理 -->
优点:能拦截所有可能出现的异常,可以对自定义异常做特殊处理
缺点:①.需要添加配置 ②.在多人团队开发的多模块业务中..."/>
优点:①可以自定义处理逻辑,根据不同的异常类型跳转到
不同的错误页面,也可以在前后端分离的情况下,
根据不同的异常返回给前端不同的错误码和错误信息
缺点:①有增加新的异常需要抛出,可能需要修改拦截...处理逻辑(例如:新增了退费逻辑,在退费异常或者
失败情况下前端需要根据响应码做提示或跳转,那么
就需要在拦截器层增加退费异常的判断)
②需要修改spring配置
总结
不同的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的异常拦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