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chap4Web服务器-入门学习笔记

随着社交网络、微博、电子商务等各类Web应用的快速发展,针对众多Web业务平台的网络攻击频繁发生,Web安全问题开始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由于Web应用程序的访问只需要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就可以完成,**这就形成了一种新型的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它在继承了传统C/S(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应用优势的基础上,根据Web应用需求进行了功能扩展和结构优化。同样的,各类网络攻击行为也随着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的变化而变化,新的应用环境不仅要解决传统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应对针对新应用而出现的新型攻击行为。考虑到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结构特点,本章重点介绍Web服务器的攻防,有关Web浏览器的攻防将在下一章单独介绍。 体系结构是用于定义一个系统的结构及系统成员间相互关系的一套规划。从互联网应用发展来看,从早期的终端/主机模式,到后来的共享数据模式,再到C/S模式,发展到目前以B/S模式为主,在电子商务等应用中使用的三层或多层模式,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1.C/S结构的实现方法 面向终端的网络以大型机为核心,而C/S结构打破了大型机在网络中所处的核心位置,通过充分发挥个人计算机(PC)、大型数据库系统和专业服务器操作系统(Unix/Linux、NetWare和Windows NT)的功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计算模式。C/S结构是指将事务处理分开进行的网络系统。 C/S的工作模式采用两层结构: 第一层这客户机系统上有机融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 第二层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 更具体地讲,C/S结构将与用户交互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和业务应用处理与数据库访问与处理相分离,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通过消息传递机制进行对话,由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在进行相应的处理后经传递机制向客机返回应答。 大多数情况下,C/S结构是以数据库应用为主,即业务数据库(如Oracle、MS SQL、MySQL等)运行在服务器端,**而数据库应用程序运行在客户端。 基于这一特定的应用环境,C/S结构存在如下的优缺点:

02

系统架构师论文-改进Web服务器性能的有关技术

一个大中型的图书馆信息系统涉及到许多方面的技术与方案,本文着重讨论与Web服务器性能有关的一些内容。 本人有幸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参与了某大型图书馆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基于Web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由于在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系统中流通着的大多是数字化的索引、文摘、全文、图像或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值息,対Web服务器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 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本文将从硬件实现手段(缓存服务器、均衡负载设备、Web双机镜像、CPU和网卡的提升、网络带宽扩充)和软件实现手段(三层C/S软件结构设计、应用程序部署)等两个大方面论述如何提高Web服务大路的性能,以便使用户能够更快捷、高效、安全地使用应用系统。

02

web服务器有哪几种_web服务器的虚拟目录

当我们打开电脑,通过浏览器看到的网站,所有网站服务器多是我们所说的web服务器,具体解释就是一种驻留在Internet上的计算机程序,web服务器通过存储网站文件,放置大小不一各类数据文件,来进行工作,所以世界上每个角落多有它的身影。 我们常见的Web服务器协议有三种,1、HTTP协议,2、HTML文档格式,最后是浏览器统一资源定位器,也就是我们常见的URL。 第一种:IIS IIS是我们网站用的最普遍的web服务器,IIS允许在公共网络上或者普通网络上发布信息的服务器,使IIS成为使用最广的web服务器之一。我们经常使用的网站很多都是建立在IIS的平台上进行运营,得到很多用户信赖。其中这里说道的IIS指的是一种web服务组件,里面还包括了FTP服务器、NNTP服务器等等服务器,分别进行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功能,由于IIS的帮助,很多不懂程序的网站管理也能轻松管理网站。

02

bs与cs架构的区别_cs架构嵌入BS

C/S架构:即Client/Server架构,即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是大家熟知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需要安装客户端才可进行管理操作。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程序不同,用户的程序主要在客户端,服务器端主要提供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及系统维护和并发控制等,客户端程序主要完成用户的具体的业务。开发比较容易,操作简便,但应用程序的升级和客户端程序的维护较为困难;相对于三层体系结构(Browser/Server构架)是由逻辑上相互分离的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构成。表示层向客户提供数据,业务层实施业务和数据规则,数据层定义数据访问标准。三层体系结构中的核心是组件对象模型。 优点: 1、C/S架构的界面和操作可以很丰富。 2、安全性能可以很容易保证。 3、由于只有一层交互,因此响应速度较快。 缺点: 1、 适用面窄,通常用于局域网中。 2 、用户群固定。由于程序需要安装才可使用,因此不适合面向一些不可知的用户。 3 、维护成本高,发生一次升级,则所有客户端的程序都需要改变。 **B/S架构:**全称为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客户端基本上没有专门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基本上都在服务器端。由于客户端没有程序,应用程序的升级和维护都可以在服务器端完成,升级维护方便。由于客户端使用浏览器,使得用户界面“丰富多彩”,但数据的打印输出等功能受到了限制。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一般把利用浏览器方式实现困难的功能,单独开发成可以发布的控件,在客户端利用程序调用来完成。 优点: 1、客户端无需安装,有Web浏览器即可,方便快捷; 2、BS架构可以直接放在广域网上,通过一定的权限控制实现多客户访问的目的,交互性较强。 3、BS架构无需升级多个客户端,升级服务器即可。可以随时更新版本即可; 缺点: 1、在跨浏览器上,BS架构不尽如人意。 2、表现要达到CS程序的程度需要花费不少精力。 3、在速度和安全性上需要花费巨大的设计成本,这是BS架构的最大问题。 4、客户端服务器端的交互是请求-响应模式,通常需要刷新页面,这并不是客户乐意看到的,在Ajax风行后此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B/S架构常用的三种形式: 1、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这个应该是我们平时比较常用的一种模式) (1)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 (2)服务器中的web服务层能够处理Http请求 (3)服务器中的应用层部分调用业务逻辑,调用业务逻辑上的方法 (4)如果有必要,服务器会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 然后将模版+数据渲染成最终的Html, 返送给客户端 2、客户端-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 类似于第一种方法,只是将web服务和应用服务解耦 (1)客户端向web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 (2)web服务能够处理Http请求,并且调用应用服务器暴露在外的RESTFUL接口 (3)应用服务器的RESTFUL接口被调用,会执行对应的暴露方法.如果有必要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应用服务器会和数据库进行交互后,将json数据返回给web服务器 (4)web服务器将模版+数据组合渲染成html返回给客户端 3、客户端-负载均衡器(Nginx)-中间服务器(Node)-应用服务器-数据库 这种模式一般用在有大量的用户,高并发的应用中。 (1)整正暴露在外的不是真正web服务器的地址,而是负载均衡器器的地址 (2)客户向负载均衡器发起Http请求 (3)负载均衡器能够将客户端的Http请求均匀的转发给Node服务器集群 (4)Node服务器接收到Http请求之后,能够对其进行解析,并且能够调用应用服务器暴露在外的RESTFUL接口 (5)应用服务器的RESTFUL接口被调用,会执行对应的暴露方法.如果有必要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应用服务器会和数据库进行交互后,将json数据返回给Node (6)Node层将模版+数据组合渲染成html返回反向代理服务器 (7)反向代理服务器将对应html返回给客户端 总结: 1、 C/S和B/S各有优势,C/S在图形的表现能力上以及运行的速度上肯定是强于B/S模式的,不过缺点就是他需要运行专门的客户端,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不能跨平台,用c++在windows下写的程序肯定是不能在linux下跑的。 2、B/S模式就,它不需要专门的客户端,只要浏览器,而浏览器是随操作系统就有的,方便就是他的优势了。 而且,B/S是基于网页语言的、与操作系统无关,所以跨平台也是它的优势,而且以后随着网页语言以及浏览器的进步, B/S在表现能力上的处理以及运行的速度上会越来越快,它的缺点将会越来越少。尤其是HTML5的普及,在图形的渲染方面以及音频、文件的处理上已经非常强大了。 不过,C/S架构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