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37 篇文章
1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01-计算机系统知识(考点简介)
2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02-计算机系统知识(CPU)
3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03-计算机系统知识(进制转换)
4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04-计算机系统知识(数据的表示)
5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05-计算机系统知识(校验码)
6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06-计算机系统知识(存储系统)
7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07-计算机系统知识(输入输出技术)
8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08-计算机系统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
9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09-计算机系统知识(总线)
10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10-计算机系统知识(加密技术和认证技术)
11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11-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考点简介)
12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12-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概述)
13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13-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语言处理程序基础)
14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14-数据结构(考点简介)
15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15-数据结构(线性结构)
16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16-数据结构(数组、矩阵和广义表)
17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17-数据结构(树和二叉树概念)
18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18-数据结构(二叉树的分类)
19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19-数据结构(树和森林)
20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20-数据结构(图)
21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21-数据结构(查找算法)
22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22-数据结构(排序算法)
23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23-操作系统(考点简介)
24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24-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概述)
25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25-操作系统(进程管理-状态管理和前趋图)
26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26-操作系统(进程管理-信号量PV操作)
27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27-操作系统(进程管理-银行家算法和线程)
28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28-操作系统(存储管理-页式存储)
29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29-操作系统(段式存储和段页式存储)
30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30-操作系统(设备管理)
31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31-操作系统(文件管理)
32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32-操作系统(作业管理)
33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33-软件工程基础(考点简介)
34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34-软件工程基础(概述)
35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35-软件工程基础(过程模型)
36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36-软件工程基础(需求分析)
37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37-软件工程基础(系统设计)

【愚公系列】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002-计算机系统知识(CPU)

🏆 作者简介,愚公搬代码 🏆《头衔》:华为云特约编辑,华为云云享专家,华为开发者专家,华为产品云测专家,CSDN博客专家,CSDN商业化专家,阿里云专家博主,阿里云签约作者,腾讯云优秀博主,腾讯云内容共创官,掘金优秀博主,51CTO博客专家等。 🏆《近期荣誉》:2023年华为云十佳博主,2022年CSDN博客之星TOP2,2022年华为云十佳博主等。

🏆《博客内容》:.NET、Java、Python、Go、Node、前端、IOS、Android、鸿蒙、Linux、物联网、网络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U3D游戏、小程序等相关领域知识。

🏆🎉欢迎 👍点赞✍评论⭐收藏

🚀前言

学习CPU(中央处理器)的功能和组成对于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非常重要。以下是学习CPU功能和组成的几个原因:

  1. 理解计算机的核心: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它负责处理和执行计算机中的所有指令。通过学习CPU的功能和组成,可以理解计算机是如何运行和处理数据的。
  2. 提高编程技能:学习CPU功能和组成可以帮助理解计算机的基本运行原理,进而提高编程技能。通过了解CPU的寄存器、指令集和执行流程,可以更好地优化代码和利用计算机资源。
  3. 了解计算机性能:CPU的功能和组成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性能。通过学习CPU的结构和设计,可以了解不同CPU的性能差异,从而在购买计算机或进行系统优化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4. 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学习CPU的功能和组成可以帮助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设计和演变。了解不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于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下面是CPU功能和组成图解:

🚀一、CPU的功能

🔎1.程序控制

CPU的功能中的程序控制是指CPU能够执行存储在内存中的指令序列,即程序。CPU根据程序中的指令进行一系列操作,包括从内存中读取指令、解码指令、执行指令以及将执行结果写回内存或者输出。CPU的程序控制功能使得计算机能够按照预定的顺序执行指令,实现各种计算和操作。通过改变程序中的指令序列,可以改变计算机的行为和功能。

🔎2.操作控制

操作控制是CPU的一个重要功能,它涵盖了一系列控制指令和信号,用于控制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处理和操作。

操作控制包括以下功能:

  1. 程序计数器(PC):用于存储当前执行的指令的地址,并指示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2. 指令寄存器(IR):用于存储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
  3. 指令译码器:负责对指令进行解码,以确定相应的操作和操作数。
  4. 控制信号生成:根据指令的类型和操作,生成对其他组件(例如ALU、寄存器等)的控制信号。
  5. 数据传输控制:控制数据在不同寄存器和内存之间的传输。
  6. 程序控制: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例如循环和跳转指令。
  7. 异常处理:处理运行时错误和中断,例如除零错误、内存溢出或硬件中断。
  8. 时钟控制:控制指令执行的时钟周期和速度,以确保同步和协调各个组件的操作。

通过操作控制,CPU能够有效地执行指令序列,并控制数据在不同的存储器和寄存器之间的传输。它还能够处理异常和中断,并根据指令的类型和操作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以确保正确的操作和数据处理。

🔎3.时间控制

CPU的时间控制功能是指CPU对程序执行的时间进行控制,包括时钟周期的控制和指令执行的时间控制。

在计算机中,CPU通过时钟周期来组织和控制其内部的各种操作,如指令的取指、译码、执行、访存等。时钟周期是CPU执行一个基本操作所需的时间,它由CPU的时钟频率决定,时钟频率越高,时钟周期越短,CPU的工作速度也就越快。CPU通过时钟周期的控制来保证指令的有序执行,使得计算机系统能够按照既定的顺序完成各种操作。

此外,CPU还需要对指令的执行时间进行控制。不同的指令需要不同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条指令的执行时间称为指令周期。CPU通过控制指令周期来确保指令的正确执行。在执行一条指令时,CPU需要按照指令的格式和要求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包括对寄存器的读写、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内存访问等。指令周期的控制需要保证指令的各个操作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并且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以保证程序的正确执行。

🔎4.数据处理

CPU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CPU根据指令对数据进行操作和计算的过程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CPU会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和数据,并根据指令进行不同的操作。这些操作可以包括数值计算、逻辑运算、数据移动等。

数值计算是指CPU对数字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如加减乘除、求平方根、求余数等。逻辑运算是指CPU对数据进行逻辑操作,如与、或、非等。数据移动是指CPU将数据从一个位置复制到另一个位置,如将数据从内存读取到寄存器中,或将数据从一个寄存器复制到另一个寄存器中。

CPU通过内部的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来实现数据处理功能。ALU负责进行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单元负责解析指令、控制数据的移动以及协调各个组件的工作。

数据处理是CPU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它使得计算机能够执行各种复杂的任务,如数值计算、图形处理、多媒体处理等。同时,CPU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二、CPU的组成

🔎1.运算器

🦋1.1 算术逻辑单元

是CPU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执行所有的算术和逻辑运算。ALU是一个特殊的电子电路,它包含了多个逻辑门和寄存器,可以执行诸如加法、减法、乘法、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等各种算术和逻辑操作。

ALU的功能可以分为算术操作和逻辑操作两个方面:

  1. 算术操作:ALU可以执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算术运算。通过将操作数和运算操作(如加法、减法、乘法)送入ALU,它能够对操作数进行相应的计算,并将结果输出。
  2. 逻辑操作:ALU还可以执行与、或、非、异或等逻辑运算。通过将操作数和逻辑操作(如与、或、非)送入ALU,它能够根据逻辑操作对操作数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结果输出。

除了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外,ALU还可能具备其他功能,如移位操作、比较操作等。它通常通过控制信号接收来自控制单元的指令,以确定进行何种操作,并将结果输出到寄存器或主存储器中。

在现代CPU中,ALU通常是多功能的,并且可以同时执行多个操作。这样可以提高CPU的并行性和计算速度。此外,ALU的设计和实现也涉及到电路的优化、性能的提升以及功耗的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因此,研究和学习ALU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深入理解CPU的功能和性能至关重要。

🦋1.2 累加器寄存器

累加器寄存器(accumulator register)是计算机中的一种特殊寄存器,用于存储和操作算术和逻辑运算的结果

累加器通常是一个较小的存储单元,被设计成在算术和逻辑运算中频繁使用。它可以存储一个数值,并且可以对这个数值进行加法、减法和逻辑运算。累加器在执行指令时,可以接收来自内存或其他寄存器的操作数,并将运算结果存回累加器或者其他寄存器。

累加器的作用是存储运算的中间结果,供后续指令使用。它在程序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常用于累加、计数、逻辑运算、条件判断等操作。累加器可以在计算过程中不断更新数值,以便完成复杂的运算任务。

🦋1.3 数据缓冲寄存器

数据缓冲寄存器是一个用于暂时存储数据的寄存器。它通常用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缓冲数据,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数据缓冲寄存器可以在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按照不同的速度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方将数据传输到缓冲寄存器中,接收方从缓冲寄存器中读取数据。这样,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不需要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分别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1.4 状态条件寄存器

状态条件寄存器(Status Condition Register)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一种特殊寄存器,用于保存和记录特定的状态信息和条件。它是用来表示特定操作是否发生或特定条件是否满足的变量。

状态条件寄存器通常包含一些标志位,如零位(zero flag)、溢出位(overflow flag)、进位位(carry flag)等,用于记录上一条指令的执行结果。这些标志位的值可被后续的指令所读取和修改,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起到控制和判断的作用。

状态条件寄存器的具体结构和位数可能与计算机体系结构有关,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可能有不同的标志位定义和使用方法。一般来说,程序员可以通过读取状态条件寄存器的相应位来判断某个条件是否满足,从而决定下一步的操作。

🔎2.控制器

🦋2.1 指令寄存器

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简称IR)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寄存器,用于存储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IR通常是一个较短的寄存器,其长度要足够存储一条指令的二进制编码。

在计算机系统的执行过程中,指令从主存储器中加载到指令寄存器中,然后由处理器对指令进行解码和执行。IR的内容可以被解码器和控制单元访问,以确定接下来要执行的操作。

指令寄存器通常与其他寄存器和功能单元进行交互,以实现指令的执行。例如,在执行指令期间,IR的内容可能被复制到另一个寄存器中,以便在运算单元中执行算术操作。

🦋2.2 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简称PC)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寄存器,用于存储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内存地址。它是支持指令流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指令都会被存储在内存中。当计算机执行程序时,它会从内存中逐条取出指令,并且按照指令的执行顺序依次执行。程序计数器的作用就是记录当前正要被执行的指令所在的内存地址。

当一条指令执行完毕后,程序计数器会自动增加,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内存地址。这样,计算机就可以按照指令的顺序依次执行下去。

程序计数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的值决定了计算机执行的指令的位置,直接影响着程序的执行顺序。如果程序计数器的值被错误地修改,就会导致程序执行出错或陷入死循环。

🦋2.3 地址寄存器

计算机系统中,并非所有的寄存器都用于存储数据,还有一些寄存器用于存储特定的系统信息。其中,地址寄存器是一种用于存储内存地址的寄存器。

在计算机系统中,内存被划分为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当计算机需要访问内存中的数据时,需要提供要访问的数据的地址。这个地址会被存储在地址寄存器中。

地址寄存器通常是一种特殊的寄存器,在CPU中或者与CPU紧密相关的芯片中实现。具体的实现方式可能因计算机架构而有所不同。

地址寄存器的作用是存储要访问的内存地址,使得CPU能够按照存储的地址进行访问。它通常与其他寄存器或者指令寄存器配合使用,以实现对内存数据的读取和写入操作。

不同的计算机架构可能有不同数量和用途的地址寄存器。有些架构可能只有一个地址寄存器,而有些可能有多个。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寄存器,如程序计数器(PC),用于存储当前执行的指令的地址。这些寄存器的设计和用途是根据计算机系统的需求来确定的。

🦋2.4 指令译码器

指令译码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指令从机器码转换为对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以便计算机执行相应的操作。

指令译码器的主要功能包括:

  1. 识别指令类型:指令译码器能够分析指令的操作码,确定指令的类型,如算术逻辑操作、数据传输、分支跳转等。
  2. 解析寻址模式:指令译码器能够解析指令中的寻址模式,确定指令的操作数在内存中的位置。
  3. 生成控制信号:指令译码器根据指令的类型和寻址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包括读取操作数、写入操作数、执行操作等。
  4. 错误检测和处理:指令译码器能够检测指令中的错误,如非法操作码、非法寻址模式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中断程序执行、报错等。

指令译码器根据不同的指令集架构和处理器的设计,其实现方式和具体功能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指令译码器是计算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解析和执行指令,实现计算机的各种功能和操作。

🦋2.5 寄存器组

通用寄存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数据和执行算术操作的通用寄存器。它们通常是一组高速缓存寄存器,可以直接被中央处理器(CPU)访问。通用寄存器的数量和位宽度可以根据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而变化,但它们通常用于存放计算过程中的临时数据和结果。

在x86架构的计算机系统中,通用寄存器集合包括8个32位寄存器,分别命名为EAX、EBX、ECX、EDX、ESI、EDI、EBP和ESP,以及另外8个16位寄存器,分别对应AX、BX、CX、DX、SI、DI、BP和SP。

在ARM架构的计算机系统中,通用寄存器集合包括16个32位寄存器,分别命名为R0到R15。其中R13通常用作堆栈指针(SP),R14通常用作链接寄存器(LR),R15通常用作程序计数器(PC)。

通用寄存器的设计目的是提供高速数据存储和访问,以支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数据传输等操作。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任务中,包括数据处理、图形处理、网络通信等。

🔎3.多核CPU

🦋3.1 Intel"双芯"

Intel的“双芯”(Dual-Core)是指一种处理器设计技术,其中一个物理芯片(die)上包含了两个独立的CPU核心。

在传统的单核处理器中,只有一个CPU核心,每个时钟周期只能执行一个指令。而双芯处理器则通过在同一个物理芯片上集成两个独立的CPU核心,可以同时执行两个指令流,从而提高处理器的并行处理能力。

双芯处理器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计算资源,提供更快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它在多线程应用程序、多媒体处理和虚拟化等场景下表现出色。通过将相对简单的任务分配给一个核心,将更复杂的任务分配给另一个核心,可以实现更高的处理性能和响应速度。

除了双芯处理器外,还有一些更高核心数量的处理器设计,如四核、六核和八核处理器等。这些多核处理器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多任务处理和并行计算能力。

🦋3.2 AMD"双核"

AMD的“双核”(Dual-Core)是指一种处理器设计技术,其中一个物理芯片(die)上包含了两个独立的CPU核心。

与Intel的“双芯”类似,AMD的双核处理器也可以同时执行两个指令流,从而提高处理器的并行处理能力。这种设计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计算资源,提供更快的多任务处理能力,适用于多线程应用程序、多媒体处理和虚拟化等场景。

不同的是,AMD在双核处理器的设计中采用了一种称为“共享总线”的技术。这意味着两个CPU核心共享同一个前端总线和内存控制器,但每个核心都有自己的独立缓存,以提高性能。

AMD的双核处理器还采用了“AMD64”技术,它是一种64位指令集架构(ISA),与传统的32位指令集架构相比,具有更大的寻址空间和更高的处理性能。

🚀三、题目

下一篇
举报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