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遵循 CC 4.0 BY-SA 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次测评围绕企业内网安全的关键环节——横向渗透防护展开,选用腾讯 iOA 基础版作为测试对象,模拟真实攻防场景,验证其在横向移动检测、病毒查杀、外设管控、部署性能等方面的实战能力。
在现代网络攻防中,攻击已从“单点突破”演化为链式入侵:
初始入侵 → 横向渗透 → 权限提升 → 数据外泄。
终端作为最靠近用户、最频繁连接外网的节点,逐渐成为攻击者的优先突破口。
尤其是中小企业,往往存在以下问题:无专职安全运维团队、安全策略缺失、员工安全意识薄弱。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钓鱼邮件、一次默认口令登录、一个未注册的 U 盘,都可能成为黑客入侵的入口。
一旦终端被攻陷,勒索病毒、木马可借助 SMB、RDP、WMI 等横向渗透协议,在内网快速扩散,造成**“一机中毒,全网瘫痪”**的灾难。
终端安全早已不只是“防病毒”,而是企业内网安全的战略支点。
测试拓扑:
攻击模拟流程:
攻击背景
在内网渗透中,攻击者常在攻陷一台主机后,通过横向移动访问更多资产,最终目标可能是域控。
WMI(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是常见横向执行方式之一:
前置条件
目标主机需开放 135(RPC)和 445(SMB)端口。
实测命令(在跳板机执行):
wmic /node:"192.168.1.106" /user:"testuser" /password:"123456" process call create "calc.exe"
测评结果
防御建议
可以在规则运营 - 横向渗透防护新建策略
这里有很多选项,包括远程DCOM、远程共享文件等等的设置。
保存策略后,再次测试WMIC,发现在跳板机被直接拦截了。
还可以在系统通用设置,预警设置,勾选相关内容。
测试方式
执行全盘扫描,观察检测速度、命中率及漏洞信息呈现方式。
结果与亮点
以及查看信号总览。
场景模拟
配置外设控制策略,禁用所有 U 盘。
结果
安装体验
性能占用(后台驻留状态)
| 项 | 占用 |
| ------- | -------------- |
| 内存驻留 | ≈ 19.5MB |
| CPU空载占比 | < 0.2% |
在本次模拟攻防中,腾讯 iOA 基础版表现为:
对于缺乏安全团队的中小企业而言,iOA 基础版在易用性、可视化、实战防护三个维度的平衡,让它非常适合作为终端安全建设的第一步。
hello,我是 是Yu欸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三连给我鼓励和支持:👍点赞 📁 关注 💬评论,我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有用有趣的文章。
原文链接 👉 ,⚡️更新更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