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25 篇文章
1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五十九)SpringBoot实现国际化i18n功能
2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五十五)Mybatis反向生成Java代码
3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四十四)WebSocket基础知识简介
4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四十三)SpringBoot整合Swagger2
5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五十)Spring Boot Idea中热部署(自动刷新)
6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四十二)SpringBoot中构建RESTful服务
7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三十八)SpringBoot配置Https访问
8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三十六)SpringBoot之Tomcat配置
9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三十四)Thymeleaf自动配置源码解析
10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三十三)Thymeleaf手动渲染实例讲解
11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三十二)Thymeleaf资源导入及公共布局
12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三十一)Thymeleaf的基本使用
13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三十)SpringBoot集成Thymeleaf
14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二十九)freemarker自动配置源码解析
15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二十八)freemarker基本语法使用
16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二十六)Springboot集成freemarker
17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二十五)Jsp中使用jstl和引入静态资源
18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二十三)SpringBoot集成Jsp
19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二十二)简单参数校验及统一异常处理
20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二十)自定义参数校验注解
21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十三)Jackson命名策略及自定义序列化
22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十)Json之基础使用详解
23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十九)Validation数据校验基础使用
24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九)基于Postman的RESTful接口调用
25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八)SpringBoot常用注解汇总

SpringBoot2.x系列教程(九)基于Postman的RESTful接口调用

使用Spring Boot开发Web项目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前后端在同一个项目(jsp、freemarker等),一种是前后端分离的项目(API形式,包括APP)。本篇文章基于API形式的接口调用来介绍Postman这款工具的使用。

Postman除了提供模拟Http请求之外,还提供了很多高级功能,比如:自动化测试、auth认证、js脚本及生成各类语言代码等。这里我们仅以基础功能来进行讲解,关于高级特性,如有需要可自行研究学习。

Postman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网页调试与发送网页HTTP请求的工具,能够发送任何类型的HTTP请求(GET,HEAD, POST,PUT等),附带任何数量的参数和HTTP headers。

支持不同的认证机制(basic, digest,OAuth),接收到的响应语法高亮(HTML,JSON或XML)。Postman既可以以Chrome浏览器插件的形式存在,也可以是独立的应用程序存在。

Postman下载安装

Postman支持两种形式,一种是浏览器插件,一种是本地安装。本文以本地安装为例来进行讲解。

官方下载地址:https://www.getpostman.com/downloads/

根据自己的情况下,下载安装对应环境的版本即可。当前最新版本为:7.14.0。注册账户登录之后,首页内容如下图。

具体功能讲解

首先创建一个Web项目,提供了一个登录的api请求。这里简单模拟,请求参数只有用户名和密码,后台直接返回结果的json字符串。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PostmanController {

	@PostMapping("login")
	public Result login(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Result result = new Result();
		result.setCode(0);
		result.setDesc("success");
		return result;
	}
}

在postman中下图三个位置均可创建一个模拟请求。

创模拟请求之后便可以填写请求相关信息和进行请求测试了。

在上图指定的位置填写请求链接、请求参数,然后点击“Send”即可发送模拟请求。

由于上面的实例需要采用post请求,因此在请求链接前面选择post,当然postman还支持更多类型的请求。

当每次请求完成之后,在左边的History中便会记录之前请求的历史记录。

如果请求比较多,则可通过左边的Collection进行分类,在不同的类别中创建具体的请求。

关于返回结果,直接以Json高亮形式展示。同时,也展示了Http请求常见的Cookies、Headers等信息。如果返回的结果不是Json,而是Xml、HTML、Text等,postman也会自动解析出来。

postman还支持通过占位符和环境设置来进行不同环境的统一快速切换。首先看下图的请求与之前的请求有什么不同?

在请求的url中使用了{{url}}来进行占位处理。而关于url变量的定义则在postman右上角的“齿轮”按钮中进行不同环境的变量定义。下图添加了dev环境中在url值。

在上面的请求中,虽然我们选择了post方式提交,但是我们配置参数是通过Param里面进行配置的,此时参数依旧会被拼接到url上。如果我们的请求需要通过Header、Body传输参数,postman同样支持,具体功能就位于Param选择的后面。下面以真正Post方式传递参数。

上面我们也提到过,还可以进行鉴权参数的传递,可以设置如OAuth、OAuth2等协议,我们就不再做具体演示了。

最后,如果某些请求不适合在postman中进行请求,也可以通过postman生成相应的请求代码,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执行。

点击请求参数一行最后的“code”,即可获得不同语言不同类型的请求代码。

小结

上述所描述的功能,基本上满足了日常所需的大多数情况。关于其他功能就不再一一赘述,大家可以自行进行探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合适的场景下使用合适的工具能够更快的达到目的。

下一篇
举报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