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国靶材迎来突破,曾经被卡了20年的脖子,终于打破美日封锁

由于西方国家和亚洲发达国家,在工业制造领域起步较早,诸多领域一直拥有属于自己的话语权。此举也让中国在诸多领域一直被西方国家和亚洲发达国家卡脖子,比如说芯片和OLED屏幕、光刻机、航发等领域。

经过中国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在诸多领域迎来了新的突破,曾经在2018年,我国正式决定研发ITO靶材在内的多款材料,其中ITO靶材一度被美日封锁近20年的时间。这款靶材主要可以用于LCD和OLED屏幕,同时还能运用在光伏发电板之中。碍于我国工业制造技术起步较晚,一直依赖进口,当初在2021年,中国光伏发展走到关键时期,日本却拒绝继续给中国出口光伏发电板所使用的靶材,甚至还故意将价格上调20%。

对此,我国只能选择走向自主研发道路,因为只有自己拥有高端材料,才能避免继续被西方卡脖子的尴尬局面。至于靶材如何研发,最早进行这一材料研发的是一名叫做格波夫的科学家,通过溅射方式让靶材完成镀膜。

然而当时的技术并不成熟,直到1950年才开始利用高频电流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溅射方式。而何季麟何老曾经在1990年就开始研发靶材,由于此人专攻材料学,甚至还是钽铌领域的领军人物。可是真正着手研发靶材之后发现,无论是金属提纯、靶材制造、溅射镀膜,还是下游相关配套产业,当时的中国还属于一穷二白的阶段。

因为金属提纯之后的金属能需要达到99.999%的级别,碍于我国并没有先进的材料,只能选择进口。这一研究工作直到2005年才迎来转机,那就是江丰电子的出现,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块靶材,此举让我国一举打破美日对高端材料的封锁。

曾经在2014年,还利用低氧高纯钛一举结束了中国以来进口钛的局面,同时还完成了靶材相关制造技术的研究,后来在2016年江丰电子一举掌握了制造靶材的完整技术。而何老在2015年将目光锁定在ITO靶材领域,也就是氧化铟锡,这款材料同样在屏幕制造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最终在2020年,成功研发出ITO靶材。

虽然目前还无法批量生产,但是我国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这就代表着中国已经奠定了腾飞的基础。相信通过科学家们不断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完成ITO靶材批量生产,届时美日估计都得望中国项背。此举也代表着曾经被西方卡了20年的脖子,如今再度打破封锁。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301A015IZ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