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东莞被誉为世界工厂,工厂人换成了机器,工人该何去何从?

工厂实行智能化,自动化替代人工是大势所趋,中国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业人口红利已消失,产品竞争优势不再,因此加快机器人替代人工不但是政府全力推行的产业政策,也是企业未来减人增效的一个有效措施。

机器人与人工相比有很大的优势:

1,生产效率成倍增加,据报道有的工厂装备机器人后一台机器人的生产量是几十个员工的生产量。

2,产品质量有保障,员工会因情绪、熟练成度,操作失误等等因素影响产品质量,会有不良品、废品出现,即使是合格产品质量也是不稳定的,这样会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而机器人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其加工始终往返重复,所有产品质量都能保持一样,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没有劳资纠纷,便于管理。人工管理是非常难的,经常会因为劳资等等因素出现消积怠工、甚至停工停产、集体辞职、熟练工人流失等等问题,都会给工厂带来巨大损失,而机器人不存在这些问题。

4,生产订单不稳定时,员工是个麻烦事。当订单多时招不到人,影响产量;订单减少时又不能随意撤员,但多余的员工还得开工资,这大大增加了工厂生产成本,而机器人当订单多时可不停的产生,订单少时可切断电源即可,大大节约成本。

5,减少后勤保障,工厂必须提供员工住宿,吃饭和其它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等后勤保障,同样增加了企业成本,而机器人则不需要。

显而见,机器人的优势是巨大的。

二,机器人虽然具有巨大优势,但目前大规模替代人工是不现实的:

1,技术不成熟,目前机器人只能做简单工序,复杂的工艺和工序仍然需要人工操作。

2,初期投资大,一台机器人需几万、几十万元,很多实力弱的中小企业投资不起,推广困难。

3,维护困难,机器人是一个新兴事物,技术含量高,涉及电子、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弱电、强电、集成电路等专业,相应的维护技工人员较少,一但出现故障很难排除,甚至会因一个小问题造成停产,无形中增加成本。

4,一台机器人是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的,往往一个小螺丝坏了都造成机器人无法运行,而工厂不可能所有零部件都有库存,而且市场没有卖,需从厂家釆购,这样就会因一点故障停产几天的现象造成生产率下降。

三,未来是“无人”工厂的天下,社会的经济模式会有所改变,即劳动生产以人工智能为主,而人类以消费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型。具体的来说就是当机器人替代人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品质后,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在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这样国家税收来源多,可通过税收调节加征企业和高收入人群税,然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失业救济金和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房供给,这样一方面保证了低收入人群和失业人群有一定的生活保障,可以保持一定的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又保证了工厂生产的产品能够卖得出去,形成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210A0MPMD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