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重磅!双流“芯城”上“新”~

作为双流电子信息产业的

创新策源地和主要承载地

成都芯谷发展备受关注

近日

《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规划》

2023年最新版正式发布

成都芯谷产业发展迎来2.0阶段

古陶 摄

“人城产”融合发展

园区产业规模已达到61亿元

成都芯谷肩负着打造“中国集成电路新一极”的重要使命,是双流落实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核心引领区。

古陶 摄

2016年,成都市政府与中国电子集团展开战略合作,启动了成都芯谷功能区项目。园区规划建设面积37.6平方公里,集聚了华大九天、中电九天、澜至电子、成都华微等头部企业,吸引了中科院微电子技术西南研究院、中国信通院成渝研究院和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等科研创新平台落户。

截至目前,成都芯谷园区拥有“四上”企业58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6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专精特新”企业 8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2022年,园区产业规模达到61亿元。

据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战略研究部负责人何媛媛介绍,“目前,我们已经引进了赛迪研究院四川分院,信通院成渝研究院等国家队的科研力量,同时在成都芯谷研创城的核心区域建成了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的平台,今年还成功申报了四川省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园区的试点示范项目,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已经发展比较好的产业公共服务领域,也会给芯谷园区带来更多发展动力。”

成都芯谷产业发展进入2.0阶段

今年以来,双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成都芯谷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和分析研判后,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组织编制了2023年版的产业功能区规划。

其实早在2019年,成都芯谷就发布了第一版的产业发展规划。而此次编制的规划做了哪些调整呢?

结合新发展理念和成都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产业建圈强链的系列部署,以及园区产业发展现状,成都芯谷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园区发展规划、目标定位和功能布局等进行优化调整,让园区产业主导方向和细分领域更加明确、更加细化。

根据规划,成都芯谷将依托现有创新生态基础,瞄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以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创新引领区为战略定位,全力打造成都电子信息创新主阵地、中国集成电路新一极、西南创新要素集聚中枢。

在产业方向方面,成都芯谷将充分发挥电子信息主要承载地优势,顺应电子信息产业底层硬核化、产品新型化、需求场景化的新趋势,瞄准前沿技术,重点布局集成电路和信息技术应用两大方向,形成以集成电路为主导,以模组器件、智能终端为特色,以工业互联网、智慧安全、医疗电子和低碳节能为牵引,以产业公共服务为支撑“1+2+4+1”的产业体系。

未来,成都芯谷将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转化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推动创新要素赋能产业生态,形成“双核一中心、两区一绿廊”的空间布局。

其中——

“双核”为低碳科创活力核、场景综合试验核。

“一中心”为科创商务中心。

“两区”为生态休闲区、智能制造集聚区。

“一廊”为杨柳湖生态绿廊。

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战略研究部负责人何媛媛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三提两转一融合’ ‘城市品质提升年’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功能提级、创新提能以及整个园区的品质提升。力争成都芯谷在3到5年时间,进一步发挥创新要素集聚成型的核心优势,聚焦研发、转化、场景和服务几大核心功能,加快打造成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转化示范区。”

四月的成都芯谷春意盎然

中电九天园区一侧麦浪翻滚

麦穗正在孕育果实

一座座办公高楼林立

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产业新城

已初具规模

园区发展进入2.0

成都芯谷未来可期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413A07DN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