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智商低于100要绝育,有色人种来自基因缺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跨界研究“优生学”被骂惨

“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怕是在美国被骂得最多的人之一。他于1910年2月13日生于英国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杰出成就包括与两位同事约翰·巴丁、沃尔特·布拉顿共同发明了晶体管,并于195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也是在他的推动下,晶体管实现了商业化,造就了今日电子工业密集的硅谷。

然而,在媒体的渲染下,威廉·肖克利被塑造成一个科学狂人,坚定地往邪门歪道上走:作为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他竟然不顾公众形象,在种族智力与遗传学的问题上发表了骇人听闻的观点。

事情的起因是:1965-1975年,肖克利所发表的一系列论文被人编订成册,书名就叫《优生学与种族问题》。书中的观点使持平等主义观念的左翼人群坐立不安。即使放到今日来看,肖克利的“种族与智力论”也是异端邪说,何况在当时,他的观点几乎是让全国上下炸开了锅。

肖克利的“种族优生论”可以简单概括成“人种危机”。他认为,低智人群的繁衍速度高于高智人群,这样的繁衍方式严重威胁了人类文明的根基。更为惊人的是,他认为黑人的繁衍速度快于白人,而黑人的平均智商偏低,因此他们面临着更严重的人种退化危机。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肖克利博士从来没有证实说,他所说的一切正在发生。他的观点是基于遗传学调查、人口智力情况与人口趋势等严肃的科学调研而来。如果肖克利博士所言非虚,国家可以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他的观点错了,他也会纠正他的观点。

当时,最被期待证明这一论点的组织机构是美国国家科学院(NAS)。作为学院成员之一,肖克利也反复向他们提出了调研提案,从1967-1972年,他每年都这样做。

然而,NAS否决了他的提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位亚瑟·詹森在他的书中写道:肖克利可不是一个“外交人才”(大意是他说话不讨人喜欢),无论是他的演讲还是他的论文,他的目标太直接,太明确,没有我们今天所说的“敏感性”(政治正确)。

在肖克利提交的第二份提案中,他强调:由于现在的人口模式,探究目的在于有多少潜在的劣生人口,而非探究人种的优劣性。肖克利相信,责怪黑人种族问题是一种误断,他在论文中写道:“我认为,黑人种族的缺陷是遗传基因导致的。”换句话说,如果劣生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那完全可以通过优生规划来解决。

但肖克利的观点对NAS来说还是刺激太大了,尽管他多次警告科学院,如果人类进化已经发生了逆转,它就是一场亟须引起重视的灾难。而科学院只是年复一年地拒绝他的提案,最终使肖克利失去了耐心。在1972年,他提交了最后一次提案,在提案中特别指出国家科学院的不作为是“科学史上最严重最明显的失误”。

从肖克利的论文中可以看出,他认为无论真相多么残酷,科学家都有追求真理的神圣职责。就像书的前言和导读中写得那样:肖克利博士知道,如果媒体坚持称他为“纳粹”和“法西斯”,那么对国家未来至关重要的实验将永远不可能进行。因为肖克利博士花了大量时间来否认“种族主义”的指控,所以他开始责怪那些不提倡实验的“反自由主义者”。

优生学致力于通过优选人类种群达到进化的目的

其实,肖克利从未提出过正式的政治性意见,但他的思想实验有那么点异曲同工的意思。他最著名的思想实验是“1000美元奖金实验”,针对智力低于100的人群,他鼓励凡同意绝育者将获得“1000美元奖金”。他还认为,智力过低的人甚至不懂“奖金”的含义,需要建立“赏金代理商”去推销实验。

相比之下,“1/10儿童证书计划”可能知道的人更少。

这个计划是这样设想的:社会中的每一位妇女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做皮下埋植避孕手术,同时,依据社会现存儿童数量,给每一位妇女分发“十分之一儿童证书”;假设社会上平均每家每户只能有2.2个儿童,那么一位妇女将拥有22本“十分之一证书”;当一位已婚妇女想要怀一个孩子的时候,需要用10本证书去换一次手术,取出皮下埋植的避孕剂;不想要孩子的妇女可以去卖她的证书,而想要3个孩子的妇女则不得不去市场上买更多的证书。在这个提案中,肖克利博士认为只有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才生得起孩子。

电影《2012》中,原本保存人类优质基因的船,最后都被有钱人占据

阅读博士的论文,最给人启发的地方在于,肖克利博士是怎样以严谨科学的思维去对待通常受情感支配的人群。他总是用一系列假说去论证他的观点,每提出一个论点,他总会给出明确的理由。即使是他没有明确的数据支持时,他的观点在普通的社会科学界,依然是震惊四座的。

他在文中写道:“自然赋予了物种基因密码,因此,统计学就可以预测物种资源的进化和退化,并被人类发现和运用。”

对于优生学,他表示:“对我来说,不关心优生才是不道德的,或者不去阻止劣生壮大才是不道德的……父母即兴的生育观念会影响世界人口模式变化。”

最后,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他向有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提出了他的生活概念:“在我生命中最后理性的五分钟里……我希望能客观讨论、公开询问关于人类质量的问题……我已尽我所能对这一目标不懈努力,争取为人类挣得最大利益。”

在肖克利博士看来,他的优生学比人工智能更重要。他是这样解释的:人类没有足够的智力,那就根本创造不出人工智能。

以人类大业为己任的科学家有时候真挺吓人的。同时,千万要知道,科学家的公信力来自他的专业,而不是某种“光环”。

真知小人物日历

在被历史的苹果砸中之前,

每个人都是小人物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213G0DTTO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