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特斯拉突然宣布涨价,其它新能源车企会跟吗?

5月2日,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在华起售价均上调2000元。其中,Model 3后轮驱动版售价涨至23.19万元,Model 3双电机全轮驱动版涨至33.19万元;Model Y后驱标准续航版上涨至26.39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上涨至31.3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售价涨至36.3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除了涨价除中国市场外,特斯拉还同步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市场进行了涨价。其中,美国全系涨价250美元,加拿大涨价300加元,日本涨价3.7万日元。不过,整体来看,中国市场的涨幅最大。

涨价是为修复利润?

对于特斯拉的此次涨价,不少网友表示确实有些出乎意料。在今年4月20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特斯拉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与较低产量和较高利润率相比,推动更高的产量和更大的销量,才是正确的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车辆预计将能够通过自动驾驶产生可观的利润。因此我们相信,我们所做的是类似于为未来打下基础的工作,从而以较低的利润率交付大量汽车,最后在未来随着我们对自动驾驶的完善而获得利润。马斯克甚至承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特斯拉拥有更大的优势,“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零利润销售汽车”。此后,业界预期特斯拉后续将会进一步降价以刺激需求,网友也在期待特斯拉在国内开启新一轮降价,Model 3入门价格甚至能降到19.99万元。然而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Modle 3及Model Y等全面上涨2000元,这操作让网友直呼看不懂。

对于此次涨价的原因,特斯拉中国方面暂未作出解释。不过,业界普遍认为,从其一季度净利润的下降以及近期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涨价或是为了修复下滑的利润率,另一方面则是安抚投资者的信心。

2023年一季度,在多次下调售价的推动下,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再创季度纪录,达到422875辆,其中Model 3销量132180辆、Model Y销量280000辆、Model S销量3695辆、ModelX销量7000辆。然而销量上涨的同时,特斯拉也不得不面对利润的下滑。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总收入约2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4.38%,但是净利润约25.13亿美元,同比下滑超24%,低于26亿美元的预期。

对此,特斯拉解释称,“新工厂未充分利用”压低了利润率,加上原材料、大宗商品、物流和保修成本增加,车辆平均售价降低,4680电池的生产成本增加,以及向传统汽车制造商销售碳排放积分的收入减少,都导致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下降。

在一季度财报发布后,特斯拉的市值在五个交易日内蒸发了840多亿美元。4月26日,特斯拉的股价收盘下跌4.3%,至153.75美元,为1月25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涨价还是降价?各下各的棋!规模仍是核心目标。

虽然利润下滑,但特斯拉预计车辆成本仍将持续降低,原因包括新工厂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降低,同时特斯拉仍然专注于营运杠杆的提升。因此,对于特斯拉来说,涨价或是降价或许就是一个利润水平的问题。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上游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呈现大幅走低的趋势,并且在这种趋势下已经有部分新能源车企开始对产品售价进行下调。近日,上汽、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均宣布下调了部分车型的售价。

对于此次特斯拉涨价,有不少观点认为预示着“价格战”要结束了,但是在原材料价格大幅走低的趋势下,到底是特斯拉说了算?还是产业链说了算?降价不一定就是打“价格战”,而特斯拉“扭扭捏捏”的涨2000元也不一定就决定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走势。

并且,就目前来看,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国内自主品牌,增加市场规模仍然是当前汽车生产制造商们的核心目标,只有规模大了,量上去了,成本才能降下来。今年4月16日,在小鹏汽车技术架构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谈到目前行业竞争态势时表示,“300万辆年销规模只是入场券。”并进一步解释称,由于车企在产品售价和供应链把控能力的不同,中高端和中低端车企活下去要达到的销量规模并不完全一致。中高端车型做到300万辆的销量就可以活,比如BBA他们车辆毛利率高,收入自然高。而中低端的车企由于产品定价等原因,只有做到500万辆的销量规模才能活。

此外,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特斯拉最新财季报告发布会后的业绩电话会上也表示,若从长期来看,20%的毛利率仍然是特斯拉要坚守的业绩底线,但从短期来看,相较于利润而言,规模对特斯拉更加重要。马斯克还特意强调,这样的策略,是极端重要的。

所以,整体来看,涨价或者是降价,一定是由每个车企不同的定位和市场决定的。特斯拉的成本优势明显,但同样也很重视市场规模,价格调整频繁也是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来定的。而国内新能源品牌定位不同、所处的阶段不同,阶段目标和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所以涨价或降价首先要考虑自身的发展,不会有谁会盲目的跟着别人的节奏走。比如今年初特斯拉涨价的时候,不少自主新能源品牌宣布保价,也并没有跟随降价。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终究还是市场说了算,对于个别的涨或降,大可不必过激反应。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504A08RO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