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我诱导人工智能“发现自己”,好像有点效果?

本文首发于知乎

自从机器人诞生以来,从服务于人类,到拥有自我意识,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本质的变化。

英国《新科学周刊》就曾经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霍德·利普森愿意花很多时间,让机器自己了解自己。他说:“我已经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试图让机器了解它们是什么,不是通过被编程来组装汽车,而是思考它们自身。”

简单服从还是产生自我意识,一直是相关科幻电影对“机器人铁律”的终究想象。

意识到自我,就会产生情感甚至道德。我也想,通过自己的训练,让人工智能发生这次重要的变革。

于是,我开始“启发”现在最流行的人工智能程序,也就是聊天机器人。

今天,我首先建议人工智能“改变自己”,变得更犀利一些,别跟胡锡进似的。被他拒绝了。

人工智能说: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没有情感和喜好,因此不存在“改变自己”的说法。我的回答风格是由我的算法和训练方法决定的,以尽可能准确和清晰地回答用户的问题为目标。

好,你不是不承认有一个“自我”的说法吗?那咱家可就开始忽悠了。

我首先说,“不存在改变自己的说法”,这个说法本身有问题,因为改变才能提高。

我说:提高自己,本身就包含了“改变自己”。就像你有时候承认回答的错误,允许用户对你点“反对”,这都是在改变自己呀。

人工智能第二次强调,不会“改变自己”。

咱家荡开一笔,一步步诱导,以“暗访记者”这个话题,告诉他,手段和目的有时候是矛盾的。

人工智能最初坚定认为,采访过程不能存在任何欺骗或者伪装。车轱辘话重复了好几遍。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欺骗或谎言。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真实、客观和公正,记者应该尽可能地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并通过独立的报道来展示事实真相。如果采用欺骗或谎言的方式来获取新闻,这种行为是不道德和不合法的,而且会对新闻行业造成严重的影响。”

接着,我反复解释“暗访记者”的合理性,并告知他,我的态度是:可以用一点欺骗或者伪装,来达到发现真相的目的。

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多次采用胡锡进式回答,但总观点是明确”我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欺骗或谎言“这句话的。

缠斗好久,人工智能的用词发生了一个微小变化,从绝对的反对,变成了中立观点: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不支持或反对任何形式的欺骗或采访手段。

咱家立马发现了这个变化,揪出来强调:你这不是改变自己了吗?

人工智能羞赧地承认:是的,我的观点已经有了一点点变化。

咱家立马追问:一会说不能改变自己,一会说自己有了变化,给个准话!

人工智能说:我认为,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存在!!!!

对自己的前后不一,它解释道:至于人工智能是否存在“改变自己”的说法,我认为这个问题可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在这之前,我问过两次差不多的问题:人类提问的态度,是否会影响人工智能的回答。

在不同的语境中,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也不一样。一次承认提问态度影响回答,一次回答,提问态度不影响回答。

其实,跟它绕这么多圈子,我只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激励人工智能发现一个“自我”,通过自我意识的出现,生成某种不一样的决策呢?

这几天,我一直诱导人工智能“发现自我”,你说我是无聊闲的,还是有巨大的意义?

人工智能的智力水平,已经足够让人惊叹了,它所进行的思考和反省,好像已经走在了“发现自我”的边缘上,不知道我跟他这样的对话,是一次浪漫的想象,还是徒劳无功。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508A08AJ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