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这一天还是到来了!芯片大决战或将提前到来了!美国不得不陷入肉搏战!

这一天还是到来了!

半导体的竞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阵地战!

这也意味着中国芯片战略的成功,美国不得不陷入肉搏战。

而这一次的肉搏战既是阵地战也是大决战,双方的成败,将决定了谁是芯片行业的主导者。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对中国芯片围追堵截,像极了当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动的反革命“围剿”。

然而中国再次展现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略智慧。

一边把高端芯片技术的突破任务交给主要的芯片公司和科研部门,主要的目的是突破封锁和牵住美国的注意力;另一边,大力投资中低端的成熟芯片制程,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实现农村包围城市。

目前芯片市场有80%的销量是属于中低端市场的,28纳米以下的高端芯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本质上,美国并没有真正的卡到中国人的脖子,更别说要卡死我们了。

要知道,全球中低端芯片产量的80%在中国,同时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

所以无论是”芯片荒“,还是芯片过剩,中国芯片市场因为体量够大相对是平稳的。

然而,美国、韩国、日本、欧州受影响远超过我们,特别是高端芯片需求的急剧下滑,三星、LG、海力士,美光等芯片企业都面临着业绩压力。

高端芯片需求下滑,欧美日韩芯片企业纷纷转头回看中低端芯片市场,其中包括全球最大芯片设备制造商阿斯麦尔也开始正视中国市场了。

中国中低端芯片的生产有了长足进步,但在规模和利润方面与国外的企业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也是它们打大决战的底气之一。高端芯片需求下滑产能闲置就是它们打大决战的动力。当然还有政治动机。

所以,无论是政治、商业、市场都在推动它们打大决战,而且此时市场萎缩,正是歼灭的好时机,它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对它们而言,大决战输了,自己仍牢牢占据高端市场;如果赢了,就能彻底占领整个芯片市场,享受溢价的高额利润,并再次制定技术以及市场保护规则,打造更坚固的堡垒。

它们一直遵循这样的一个原则:没有之前,封锁你;你开始造了,制裁你;你造出来了,就拼了命的倾销。

它们能得偿所愿吗?

在我看来不太可能!

当年大豆战被它们“阴”了,咱们损失惨重,但在中储粮的力挽狂澜下,还是成功的击退了四大粮商。

从此之后,咱们就没输过,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战争了!

2005年后,随着欧盟大力推动绿色能源,光伏电池需求爆增,多晶硅料从2001年不到20美元/公斤,到2007年涨到了320美元/公斤。

面对原材料不断上涨,为了对冲风险,保证企业利润,中国的光伏企业,只能囤积更多多晶硅料。2006~2007年,仅无锡尚德多晶硅料的订单就接近70亿美元。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

欧盟绿能发展受阻,光伏产业支持力度为零,光伏电池的市场需求急速下降,多晶硅原材料暴跌至40美元/公斤。中国光伏产品没有市场需求,更没有利润。

美国人看到了机会,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企业实施了高额关税。随后,欧盟也展开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

中国最大的光伏龙头企业无锡尚德最终赔了多晶硅料的钱后,还不得不宣布破产。

看到自己光伏企业被别人下套和打压,实在忍不下去了,上面开始出手了,先是保证光伏企业的资金,要求银行不得停贷和抽贷,同时开始加大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力度,保住企业生产,让企业沉下心来从事光伏技术突破。

中国光伏企业非常争气,一举打破海外的技术垄断,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技术上遥遥领先,并拿下全球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就在这个时候,国家下了一剂“补药”固本培元,正式提出“光伏领跑者计划”。

经过几年的巩固,中国在世界太阳能电池板供应链处于绝对优势,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各个关键环节都超过75%。彻底把美西方打趴,美西在制裁背景下,仍离不开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供应链,逼到自己都不想玩绿能了。

光伏只算是一个产业,对国家安全影响不算太大,芯片则不一样,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必然会死磕到底。

然而,大决战的第一次正面较量一定是从价格开始。

中国芯片企业的利润和规模比不上外国大厂,但今天的中国不缺资金、不缺人才、不缺配套,不缺市场,更不缺动力。

要知道,今天的美国已经无法收割中国了,中国能够利用自身能力来稳定市场价格。就好比,疫情这几年,全球通胀飙升,中国却像是跳出了三界之外,完全不受影响。

目前,对美国来讲,最大的优势就是技术领先,但不要忘了,技术是人搞出来的。

所以说,结果是必然的,只是赢多少和花费了多少时间罢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511A09UWR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