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区块链:是否意味着中心化组织模式的终结?

封人疯语

中心化组织模式的形成是自然与社会演进的结果,体现了群体活动内生的需要。中心化组织模式有利于凝聚力量、提高效率,是人类战胜各种困难的重要手段;中心单元在组织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初衷是防控个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形成组织共识、维护组织秩序;但普遍存在的中心单元的机会主义行为,成为人们诟病中心化的主要问题。去中心的思潮从未停止,比特币平台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曙光,但路在何方尚且未知。大数据是解决中心化面临问题的可行途径,与其坚守保护隐私的传统,为什么不大胆走上开放共享、压缩隐私的康庄大道呢?

1

中国有句古话,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单个人的行为是完全自治的;二个人组成的简单群体,在相互监督与激励下,行为也是可以协同的;三个人以上的复杂群体,在没有专门管理者的参与下,协同个体行为、实现群体利益最大化就是件很难的事情。自私也许是人的天性,机会主义只要还有存在的可能,群体行为就不能完全自治,管理职能的产生与中心化组织模式的形成是群体活动内生的需要。

2

中心化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在动物世界广泛存在。孙悟空是美猴王,花果山的猴子以他为中心,听从他的指挥,接受他的奖惩。从猿猴到人,无论是新石器还是旧石器时代,是母系还是父系社会,中心化组织模式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在不断强化。无论是在与自然的斗争中,还是在氏族、部落的纷争中,英雄脱颖而出,也许是英雄崇拜,也许是为了发展专门的智慧,也许是防止机会主义的需要,中心化成为人类战胜困难的重要手段。原始社会出现了国家,诞生了王权,中心化成为一统江湖的文化理念,整个社会都按照中心化的思维组织起来,形成一棵中心化的大树,一片中心化的森林。自此5000年,中心化始终是这个星球的主宰,无论科技发展、文明兴衰、王朝更替。

为什么中心化会在人类的组织中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闭上眼睛想一想,不难发现,首先,中心化组织模式是一个星型结构,在一个10人组成的群体中,如果有1人充当中心单元,只要建立9个连接就能实现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这是所有可能的结构中连接数最小的;其次,群体中心化之后,10个人之间形成新的分工,中心单元被赋予协同个体、实现群体利益最大化的任务,它将为此进行专门的观察思考,发展出专门的知识体系,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形成引导群体行为的共识;最后,中心单元在接受其它9个成员的委托授信之后,将行使激励约束职能,确保成员按照共识行动,预防与制止机会主义行为,建立群体良好的秩序。从信息汇聚、知识创新、克服机会主义的角度,中心化组织模式在成本、效率与平衡个体短期、长期利益方面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成就了它不倒翁的地位。

但,凡事都有两面。中心单元拥有其它成员难以比拟的优势,它居于信息中心,对群体情况更加了解;它居于指挥中心,一切行动规则,即算是群体共识也必须经由它的大脑;它居于激励约束中心,谁好谁坏它来评价;一旦在私欲驱动下引发机会主义行为,问题是不是更严重呢?事实上,星型网络被认为存在结构洞,是极容易利用信息不对称产生机会主义的结构模式;而皇权天授、三纲五常等“共识”理论,以及各式各样的“巧取豪夺”的广泛存在,也充分表明中心单元利用独特的地位优势谋取私利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选择谁做中心单元,谁来监督中心单元?这是一个与中心化相伴相生、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问题。

中心化与反中心化的斗争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一方面,人类不断创设中心化的组织来凝聚力量、推动创新;另一方面,当某个中心单元的机会主义行为发展到极致,个体与中心单元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中心单元就会被历史重新选择。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创设多种制度来控制中心单元的机会主义与败德行为。比如,我国早在汉朝就建立起皇权、相权与监察权分立制衡的组织模式;而在古希腊的城邦里,公民大会、元老院也都是各司其职;竞争是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制约机制;比如,投票选举制度、市场的优胜劣汰等等。虽然历经数千年的演化,但中心化组织模式仍然独霸天下,激励约束中心单元和群体中的成员同等重要,增加组织开放度、透明性是改进治理、回归本源的努力方向。

中心化不可避免的要产生权威,要对个体行为实施干预,在自由主义者看来,中心化有害平等,限制了自由,他们盼望更加扁平、去中心化的组织模式。19世纪法国人蒲鲁东就主张以契约制度代替政府,建立以个人占有为基础的互助制社会,但令人遗憾的是,公社制度的实践没有取得成功。从理论上看,中心化只是一项制度,随着技术的进步,所有的制度都将变迁,中心化会不会被其它组织模式取代呢?

3

2008年,中本聪发表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2009年基于区块链技术创设的大型去中心化系统比特币上线运行,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比特币声名鹊起,区块链技术迅猛发展,被认为是继大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移动/社交网络之后计算范式的第五次颠覆式创新。

区块链是一种创新的技术组合,去中心化是它的初心,也为它赢得了声誉。在SSRN网站上检索,类似《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Decentralized Governance:Is the State Still Necessary》的论文多不胜数,去中心化的思潮在比特币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迅速扩展,想想如果能有一种机制与技术手段让这个世界不需要管理者和权威,实现个体行为完全自治,那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图景。

比特币是一种加密电子货币与匿名数字支付系统;区块链是一种利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存储与验证数据,利用分布式共识算法来新增和更新数据,利用运行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来保证业务逻辑自动强制执行的去中心化的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比特币与区块链是怎样实现去中心化的呢?回到中本聪琢磨的问题。假如你想用电子货币完成一笔支付,在中心化的世界里,无论是使用微信还是刷卡,这是简单的事情;因为银行账户记录了支付资产的情况,当你发起支付请求,银行的服务器会对你是否合乎支付条件进行审核,支付完成后会记录支付结果。缺钱付账、一笔钱付两次账、付账后没记录的情况不会发生。但在去中心化系统,发起一笔支付同样需要做这三件事,谁来做?

比特币区块链是基于P2P网络的开放式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平台,平台的数据信息对加入者公开、透明。激励加入者干这三件事,是平台设计者的总体思路。加入者为什么要干这三件事?平台设计了一套激励规则,完成以上三件事的记账人可以得到一笔比特币奖励;有了奖励自然就要担心会不会抢着记账?为此,平台又设置条件、竞争上岗,胜出者才能拥有记账权。这个选择记账人、完成记账的过程在比特币术语中统称为挖矿。这是比特币区块链实现去中心化的核心。

挖矿的关键是获得记账权。在获得记账权之前,先要把平台中发生的尚未记账的支付交易进行审核整理,确认它合乎支付要求,没有缺钱支付的情况,没有一笔钱付两次的情况,然后将这些数据打包成块;接着去解一个基于256位安全哈希算法的数学谜题,获得符合条件的一个随机数,解这个题只有一种办法,就是不断的迭代试错,在所有参与解题的竞争者中谁先试对,谁就拥有记账权,这个过程又叫工作量证明,考验的是参与者链接平台的设备的计算能力,平均来讲,计算能力越强获得记账权的可能性就越大。获得记账权后,把新打包的数据块加到原有的最长的数据块链条,并得到平台其它参与者的认可,前述三件工作就算基本完成。

用激励制度与技术手段引导平台参与者共同管控机会主义行为,共同维护数据链块,实现行为自治,是比特币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实质。这无疑是人类在去中心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有如阿姆斯特朗的那一步,意义重大。但从技术的应用推广上看,这种去中心化的模式还非常初级与脆弱。首先,它只是局部去中心化,从全局看,比特币区块链的运行还需要依赖中心化平台,事实上矿池、交易所都是中心化的组织。其次,去中心化的代价非常大,挖矿只是算力的角逐,容易造成浪费;基于现有规则,每秒处理7笔交易,效率不高;由于区块链是基于共识形成的,修改运行规则很难。最后,在其它场景去中心化的成功案例还很少。因此,区块链去中心化还只是一个尝试,离真正找到去中心化的路还很遥远,也许还将经历更多的困难,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等待更多的技术突破。

4

虽然去中心化还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放弃了去中心化的、多中心的区块链技术已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把区块链的分布式、防篡改、可追溯、数据共享特性与中心化的身份认证管理结合起来,发展出的私有链、联盟链,找到了大量的应用场景,也许将成为推动社会大数据集中、整合的重要技术手段。比特币区块链为了实现匿名,使用复杂的加密技术,从非对称性加密到零知识验证,还有混币、零币等等,看得人眼花嘹亮,在大数据时代匿名到底有多重要?在某些场景匿名是必须的,但在更多的时候,也许信息更加公开透明才是防范机会主义的最好手段,这对个人与中心单元同样适用,我们是否应该放弃对隐私保护的坚守呢?或者说,让隐私更少一些是不是更好呢?去中心化还是压缩隐私?我们只要选择一个,世界就会同样美好,我相信大数据,更看好开放共享、压缩隐私。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217G0H6Y9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