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戴锦华VS严锋:ChatGPT会成为比人类更高明的说书人吗?

8月19日,在2023年第三届读客科幻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ChatGPT的技术发展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成为嘉宾热议的话题。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科幻世界》副总编姚海军围绕科幻写作的现状与发展,表达他们对ChatGPT的观点。

严锋认为,ChatGPT把语言的问题推到了更加极致的,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危机问题,这是技术在推动语言转向,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拒绝机器,写作中机械劳动部分交给机器,写作者可以更集中做更有创意创造性的工作,这是一种倒逼。

戴锦华表示,如果ChatGPT占有了人类既有全部资料库,那么她认为ChatGPT有可能成为比人类更高明的说书人,但是她不认为未来是人机大对决的时代,但是人类反思的自我追问,恐怕已经非常急迫了。

电视剧《三体》剧照

人工智能介入文学创作

科幻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或许比其他文学类型的相关人士更加关心ChatGPT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在谈到科幻文学作品的语言性时,便提到了ChatGPT。严锋经常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一些与科技有关的生活细节和开放拥抱的态度。对于文学创作,严锋理所当然也一直关注技术发展对这一领域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语言是科幻文学作品的一个外表,可有可无,但是在严锋看来,其实不是这样,那些经典科幻作品的语言是有境界的,比如阿西莫夫的语言朴素生动且准确有力,刘慈欣的语言虽然不是他的强项,但是那种残酷中带着一丝黑色幽默的味道是很妙的。严锋认为,不只是从文学的角度,ChatGPT其实也把语言的问题推到了更加极致的,甚至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问题。

严锋解释:“20世纪从文学理论和哲学,越来越关注语言的问题,认为这个世界上很多问题都是语言的问题,甚至这个世界就是语言创造的,就是所谓的语言学的转向,或者语言本体论,‘太初有道’变成了‘太初有言’。”但是始料未及的是,ChatGPT就是把所有东西都化为语言,语言又化生万物。“ChatGPT的运作机制就是语言。它用语言建构一个世界,包括活色生香的、3D的或者是音乐共话视频的。”严锋说。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世纪语言学在21世纪转向新的阶段,这是由技术推动的。

《科幻世界》副总编姚海军表示,他还没见过通篇都使用ChatGPT写作的科幻文学作品,但确实有些作家在尝试,比如用ChatGPT来描写人工智能本身,有机器的质感。据他所知,网络文学当下也热衷于研究“大模型”,比如使用“大模型”来写武侠小说中的打斗场面,输入门派、篇幅,很快就能生成精彩打斗文字。另外,人工智能设计图书封面,他觉得有些封面特别漂亮,效率也很高,确实比邀请一位画家来绘画成本更低,速度更快。但是,姚海军也在现场表达了他的一些困惑,他不知道合适的分寸到底在哪里,“这些东西是不是一个艺术品,是不是我们的方向,包括人工智能这一块,我们都说有信息茧房,我一直想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给人类编一个茧房,我们生活在它的茧房当中,也有一些忧虑。”

严锋在活动现场 读客文化供图

机械劳动部分交给机器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曾向读客科幻文学奖的工作人员询问,本届作品征集的时候是否有规定,不准使用ChatGPT写作。“工作人员告诉我说没有这一条,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并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这一次我们征集到的作品里就有这样的产品,它是用聊天机器人写出来的。”江晓原说。如果本届读客科幻文学奖中征集到了ChatGPT参与的写作,但是它们并没有被有针对性地进行甄别。在江晓原看来,不必刻意去在意ChatGPT的写作,“你没把它当回事,它可能就不是回事。”

江晓原认为,ChatGPT是一个聊天机器人,是一个商业产品而已。“这个东西将来是不是能够产生什么划时代的影响,引起什么天翻地覆的改变,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并不会。事实上这个东西现在已经开始退潮了,过一段时间也许到了明年,2024年就能回过头说,去年那款东西大家又炒了一波,跟前一段时间元宇宙炒了一波有什么区别?最后世界还是那个世界,遵循的规则还是那些规则,有可能这个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最后只不过你以后写作的时候,可以用它来辅助。”江晓原说。

在江晓原看来,有些作家写得好,其实是因为他有很强的选择能力,比如架构、场景、桥段、人物等,选择会体现一位写作者的能力,能够体现他的审美,这种选择本身就是创造能力的一部分。没有ChatGPT之前,写作者是在自己大脑中选择,而ChatGPT出现之后,为写作者提供了更便利、更广泛的选择,也是可以接受的。

严锋认为ChatGPT对语言有挑战,但是不能因此而拒绝ChatGPT,他对科幻文学作品的写作与ChatGPT的结合喜闻乐见。比如对科幻世界构建的细节方面,逼真而且技术化,这正是ChatGPT最擅长的东西。在严锋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在借助机器各种帮忙,我们不能拒绝机器。

“现在机器来到帮我们写作的时候了,我们什么态度?有的人觉得不行,包括科幻世界也有过声明,但我的理解,那是整部小说用ChatGPT写,如果ChatGPT帮你进行头脑风暴,帮你寻找写作素材,打开脑洞,包括世界,技术化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知识领域都是有限的,这方面机器能够很快地给我们提供,”严锋说,“我觉得在写作当中有机械劳动那部分让机器去做。我们可以干什么,我们可以更集中做更有创意创造性的工作,这是一种倒逼,而且这种倒逼远远不仅在科幻写作领域,在学术、教育很多方面都有这种情况,但是很多人不能适应,就觉得太可怕了。”

戴锦华在活动现场 读客文化供图

科幻作家不会被ChatGPT取代

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认为,现在直接在应用层面、创作层面上讨论ChatGPT是没有前提条件的,它的中文资料库是不完备的,中文训练也是不充分的,所以现在的经验本身是残缺和怪诞的。戴锦华也注意到,美国出现了作家针对ChatGPT的诉讼案,“关于ChatGPT能不能取代作家、如何取代作家,ChatGPT和人类已经有的全部文学、艺术、财富之间的关系是另外一种关系,它不是单纯软件能力的问题。”而如果回归到作为文学媒介的语言本身,ChatGPT根本上是一个语言型软件,它要生成一部电影、一篇小说、一段音乐,都是从一个关键词或者若干个关键词开始,而科幻小说的一切故事、思想和审美,都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基本的媒介来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ChatGPT占有了人类既有全部资料库,那么她认为ChatGPT有可能成为比人类更高明的说书人。

戴锦华解释,通俗写作是类型化的,当ChatGPT占有更多的素材库,它能够比我们更准确地去把握写作模式,也许能够创造更精彩更微妙的作品。在她看来,ChatGPT也有无法提供的东西,比如一个社会心态场域里那些细微共向和趋势,比如年轻人的所思所想,比如当下社会生存的方方面面。“我可能会更多地强调语言文学思想的力量,人性的忧危,包括人性深远的直面,包括人类对自己自身力量的信仰,我不认为未来是人机大对决的时代,但是人类反思的自我追问,恐怕已经非常急迫了。”戴锦华说。

姚海军说,面对ChatGPT,我们整体上要有开放的心态,它确实能给写作带来一些帮助,特别是在专业性细节方面,但是他不认为科幻作家会被ChatGPT取代。“如果说科幻作家也在其列,人工智能就不是今天这样的人工智能了,一定是突破了图灵测试的强人工智能,这里面有最核心的关于想象力的问题,这个想象力不是机器能够做出来的。我们现在说他的这些写作,只是一种模仿,所以如果ChatGPT也具有想象力了,可能这个世界真的不一样了。”

记者:江丹 编辑:钱欢青 校对:汤琪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X-i_LKzwPgoooRUc8BOKhF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