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智慧養老也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的智能化元素被嵌入到養老產品和養老服務。冰冷的機器可以解決一些現實存在的難題,但人的作用依然無可替代,智慧養老需要的是技術精度和人文溫度的結合。
智慧養老由英國生命信託基金會提出,最初稱之為「全智能化老年系統」。系統包括上游的智慧養老技術和設備,中游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所用所需如遠程醫療、線上問診等,還有下游各類養老機構。智能化的穿戴、安防、家居、健康監測設備,受到了老年人的歡迎,為老年人解決醫療護理、緊急救助、家政服務、精神慰藉等問題。
但是,「老年人普遍渴望的是與社會連接,是被社會所需要所尊重,而不僅僅是『被養』。」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房莉傑曾表示,科技在此環節有很大的作為空間,應當自然融入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面向老年人根本需求,但又能「不着痕跡」地服務好他們。「智慧養老是技術精度+人文溫度。」中國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吳玉韶曾表示,科技推動新時代養老產業「彎道超車」,但智慧養老產品設計不能太複雜,技術層面更多是做減法,而人文關懷要做加法。
再先進的技術都不可能代替情感需求,代替近身服務。只有有溫度的智能產品,才能成為智慧康養服務的最佳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