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世界储能大会昨天(10日)在福建宁德闭幕。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多项最新信息显示,我国储能产业生态已初步形成。其中新型储能表现亮眼,装机规模持续增高。同时,储能技术多元发展、不断迭代,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最新数据显示,新型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的调节性资源增速显著,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2123万千瓦,位居全球前列。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 苏波:发展新型储能对于消纳新能源、削峰填谷、增强电网稳定性,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记者了解到,我国储能技术也快速提高,呈现多元发展、不断迭代的态势,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锂离子电池自商业化应用以来,能量密度提高了近四倍,循环次数超12000次。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 刘宝生:目前锂离子电池应该说在电化学储能中占了90%左右,不管是在整个的技术研发,包括我们的制造质量等,都是有一定的优势。钠电池、液流电池,以及我们的氢能等,这些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在不断涌现。
目前,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储能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加快发展,锂离子电池领域已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并培育出2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储能电池累计出货量为157.2吉瓦时,占全球出货量的90%以上。
各地加快多种新型储能形式发展
近两年来,各省市加快推进多种新型储能项目的落地。
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镇,有座约150米高的大型“充电宝”正在加紧建设,这是国内首个重力储能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如东100兆瓦时重力储能项目,目前已经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
这个“充电宝”配备了12600块单体重量25吨的重力块,它利用电网、光伏或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量将重力块提升,把电能转换为势能进行能量储存,等到电网或用户需要用电时再将重力块放下,储存的势能转化为电能送出。能量转换效率可达85%~90%,具有50年寿命零衰减。
中国天楹如东重力储能项目现场负责人 吉顺林:储能项目主体结构为35层储能塔,单次充放能发10万度电。做功的“重力块”原材料为垃圾焚烧底渣、建筑垃圾等废弃材料,因此整个系统更加绿色、安全。
在甘肃瓜州,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项目东西双塔已全面封顶。项目利用近3万块定日镜跟踪太阳转动,可以把太阳光的热能储存在吸热塔内的熔盐中,熔盐的热能将水烧开变为蒸汽,利用水蒸气带动汽轮机发电,发电不受光照强度变化的影响,可以持续稳定生产电能。
三峡能源瓜州光热项目经理 温江虹:位于两个镜场中间区域的定日镜,可服务于任何一个吸热塔,能够始终保持高效率运行,提升吸热塔光热利用率,提高发电效率。
储能不仅布置在发电端,用户端也在加速推进。在浙江省长兴县丁家湾新村,居民别墅屋顶上布置了光伏板,旁边配置了铅酸电池、铅炭电池、锂电池等多项储能产品。
国家电投浙江公司长兴县储能项目负责人 聂飞:户用储能使每家每户成为一个个小的能源自供给聚合体,实现小型的能源区域自平衡,通过调节负荷助力能源保供。
42户民居的楼顶今年初装上了光伏板,配上了小型储能设备,作为电网的补充,用电谷底时储电,用电高峰时放电有效利用峰谷价差为用户节约成本,每户一年能省1000元左右。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