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72岁退伍老兵背行囊走10000公里,贴20000张寻人启事,只为寻找患病妻子,结局令人泪目

72岁退伍老兵在两年时间里,背着行囊徒步走了10000多公里路,贴了20000多张寻人启事,只为寻到身患老年痴呆的结发妻子闫宝霞。

这位老兵名叫王玉明,自幼无父无母,尝尽了生活的苦楚。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入了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在部队战友的介绍下,王玉明结识了他的一生挚爱,那就是闫宝霞。

当时的王玉明两手空空、一穷二白,甚至连毛衣穿烂了都舍不得买。还是闫宝霞偷偷拆了12双手套,给他织了一件厚厚的毛衣。

自从父母去世后,那是王玉明第一次感受到别人的温暖,所以他打心底认准了这个善良的女孩。

很快,两个人走到了一起,战友们三毛五毛地凑了十几块钱,给他们两人办了个简陋的婚礼。

结婚时,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只有王玉明买的两个脸盆,四条毛巾,还有一盆水果糖做喜糖。

他们在部队司务长的主持下,就此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那一刻的王玉明,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只是个孤儿,有她了,我就有家了。”

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婚后没多久,王玉明就奔赴了前线。

之后的几年里,夫妻俩见面的日子屈指可数。

闫宝霞的亲戚都劝她,与其守着个前途未卜的王玉明,还不如趁着年轻再找一个。

可闫宝霞却发誓,就算是死,也要等王玉明回家。

1971年的一天,闫宝霞带着亲手缝制的鞋子,偷偷跑到前线去探望王玉明。

谁知王玉明刚好外出执行任务去了,只能让她独自在接待站里待了12天。

对此,闫宝霞也没有一句怨言,只是千叮万嘱他:“你一定要小心,我会为你守住这个家!”

两年后,王玉明复员返回家乡,苦等了三年的闫宝霞,终于盼回了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原本以为,这次两个人能好好过日子了,谁曾想再次分离却来得如此突然。

妻子已经怀有身孕,可复员后的王玉明无房无地,无工作,比结婚时还要一无所有。

为了给妻子更好的生活,王玉明只得外出到甘肃打工挣钱,于是他只得含泪把孕妻送回河北唐山妻子的娘家。

那时候没有电话也没有网络,被迫分居两地的小夫妻俩,只能通过写信的方式,遥寄相思,从寄信到收信要等一个月时间。

对于那时的闫宝霞而言,生活的唯一盼头就是一年仅有一次的见面。

1976年的7月23日,王玉明回唐山探望闫宝霞。

几天后,也就是7月28日,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

地动山摇之际,闫宝霞飞快地逃出屋子,又想起王玉明还在屋里,于是不顾危险返回屋里叫醒了他。

谁知夫妻俩刚起身,王玉明的床就被掉下来的房梁重重砸了下来。

虽然王玉明捡了条命回来,可闫宝霞的腿却因此被钉子划伤,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疤。

1982年,不幸再次降临在两人身上,王玉明在工作时受伤。

为了照顾他,闫宝霞带着孩子远赴甘肃,靠着卖冰棍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这一坚持,就是26年。

2008年,他们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老两口也终于搬进了新房。

本以为可以享福了,可操劳了一辈子的闫宝霞,却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

她开始记不清事情,吃过饭了,还说没吃,做饭时也是一把又一把的放盐。

王玉明每天给她擦洗身子,还给她买了最好的保险。

虽然妻子患病,但对王玉明来说,能相扶到老也很幸福。

然而,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终究还是落了空。

2018年的1月25日,对于王玉明老人而言,那大概是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那天早晨,他在卫生间里洗脸,而患有痴呆的闫宝霞因为没看见自己的丈夫,就出门找他。

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一家人急得赶忙报了警,当地派出所调取了沿途的所有监控,并派出了全城警力进行了地毯式的搜查,但都没有发现闫宝霞的踪迹。

但王玉明并没有放弃,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老伴。

那天,王玉明背着厚厚的一大沓寻人启事,20管胶水,一床薄被子,再加上几个馒头,就踏上了漫漫的寻妻之路。

在此后的2年时间里,王玉明每次寻期长则半个月,短则一个星期。

每天清晨五点出门,骑着二八自行车,沿着国道一遍遍的寻找妻子的身影。

他从甘肃陇南的大山里一路找到闫宝霞的老家河北唐山,一共找了20多趟,找的次数最少的线路他也去过4次。

王玉明通常一天只吃一顿饭,饿了就从行囊里掏出硬邦邦的馒头啃上两口,累了他就随意找个屋檐,把塑料布往地上一铺,倒头就睡。

他也不是没钱住旅店,而是寄希望于在这种近似于流浪的生活中,能够遇到或许同样在流浪的妻子。

可即便这样,他也整宿整宿的睡不好觉。

他说,吃馍的时候都会想起妻子,眼睛根本闭不下去。

在此过程中,王玉明穿坏了9双胶鞋,蹬坏了5个自行车,走过10000多公里路,印了20000份寻人启事,走到哪里就贴到哪里。

寻人启事上的悬赏金额也从10000元加到50000元,再到后来的20万,而那20万是他打算卖掉房子来换的。

当时的王玉明已经72岁了,身子骨早已不复当年。

但即便是冬天,他也穿得很少,他的背包里也只带少量的食物和水,因为东西多了不方便赶路。

后来,寻人启事贴完了,王玉明就把最后一张挂在背包上,好让路过的人一眼就能看到。

直到2019年,苦苦寻找都没有结果的王玉明,将希望寄托给了央视的一个寻人节目《等着你》,希望通过节目组的力量帮忙找到妻子。

上节目时,正是王玉明老人和妻子闫宝霞结婚50周年,他们无法相依相守,王明只能通过写信遥寄相思,老人声泪俱下:

“亲爱的宝霞,这两年你走到哪儿去了?你走到光明处,有好心人报个信你的男人王玉明接你回家。”

然而,当老人满怀期待的站在那扇大门前时,门后却空无一人。

这位72岁的老人曾经也是上过战场,杀过敌人,与死神一次次擦肩而过过的人。

可什么都没怕过的他,一提到妻子就忍不住落泪。

作家木心曾写过:“从前的日色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72岁的退伍老兵,用他的一生去践行了此话。

在过去,马车捎去爱人的书信,由于路途遥远,来来回回,一生都没有几次,相爱的人就到了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以前的人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话没有网络,但是如果爱一个人,还是会翻过几座山渡过好几条河,走到对方面前。

从前的时光,战火纷扰,都不知道彼此寄出的每一封信,是否能够收到,更不知道车马何时才能带着自己见到对方却依旧会朝着彼此的方向坚定地走着。

然而。如今的我们,何时会写一封长长的信邮寄出去,可能连短信都惜字如金。

又怎会翻山越岭只为那一句我爱你,或许只有100步的距离,却根本说不出那句话,又或许,对着随便是谁,“我爱你”都可以轻易说出口。

如今的我们,可曾想过坐着车马去追随一个人的方向?

如今的列车轮渡,随时都可以出发,可我们却变得还有很多事要忙。

王玉明对妻子的深深爱意和对寻找她的不懈努力,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和互助精神,也展现出了人性中的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他的故事,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我们所拥有的爱。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auTOoVu20cxmPdsoPwvxnB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