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明朝后妃选辑16-仁宗驾崩时随殉葬妃嫔汇编小传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280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 8分钟)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

在明朝之前的几百年,一位叫作晏殊的人曾用上面这般字句,留下自己对于怀念已经消逝过往的惆怅心情,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无可挽回地失落的淋漓体现。

谁曾想到,晏殊在用这般话语抒发个人情感的几百年,明朝皇宫内,洪熙皇帝朱高炽的驾崩,却将要带走一群人为其生殉。略显残忍的明初殉葬制度下,女性的地位哪怕高至一朝帝王之贵妃,也许都难以避免那无法挽回的人生节点。

烟花易逝,今日,省愚就为大家集中讲述明仁宗朱高炽驾崩后,随其殉葬的几位妃嫔的人生故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五位妃嫔分别是郭贵妃、王淑妃、王丽妃、谭顺妃与黄充妃。

梁冠华老师的出色出演,几乎让人认为明仁宗就是这般模样

关于郭贵妃的故事,我们在合集内曾经分上下两集对您进行过详述,作为一位生育过三位皇子并且是贵妃的女性,她的殉葬显得一丝另类,或许这也是历史正态逻辑下的反常引来的后世追思,如果您还想查阅她的故事,请在鄙人之前所写文章中阅读且指正。

郭贵妃之影视剧形象

·王家淑妃协丽妃,姐妹共侍洪熙帝。

随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殉葬的其二、其三,史称王淑妃与王丽妃,诸多史料的细节显示,此二人为同父亲姐妹。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那个生男生女有着巨大差别的年代,二王皆未为仁宗生下子嗣。不过作为姐姐的王淑妃,可以肯定的是至少为仁宗生下过一位公主。

我们查阅史料可知,朱高炽有实际记录的女儿总共7位,分别是:嘉兴公主、庆都公主、清河公主、德安公主、延平公主、德庆公主、真定公主。

七女中,嘉兴公主身份最为尊贵,其为嫡长女,生年确切为1409年,其母便是赫赫有名的诚孝昭皇后,也即是后来宣宗朝的张太后,正统朝的太皇太后。次女庆都公主与长女生年相同,小月份,其母亲有确切记录为仁宗之赵惠妃,关于赵惠妃的记载几乎不见史料,亦不知其在仁宗驾崩之时是否尚存。另外五位公主中,皆不见各自生母之记录,所以,这五位是否有一位是由王淑妃所生,已无可考。

另,史料的细节推断,王淑妃在明仁宗尚为太子之时,便已成为太子府的姬妾,其妹妹王丽妃很有可能也同时成为太子府的姬妾。明仁宗登基之时,曾封一名姬妾王氏为淑妃、另一名姬妾王氏为昭容。著名的明朝民间野史《万历野获编》认为,此处的王昭容就是之后的王丽妃。关于王丽妃是否有过生育记录,不见记载。

关于王淑妃与王丽妃之间的姐妹的关系,其实是在仁宗皇帝之孙子景泰帝朱祁钰做皇帝之时,留下的端倪。

《明英宗实录》记载:

景泰五年八月己亥,仁宗皇帝俶妃、丽妃之弟王能,坐诬告人欺殴罪,特命释之。

王家姐妹用自己的殉葬,至少会家族在几十年后换来了一次特赦。也不知此处,到底是应该欣慰,还是惆怅。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王家姐妹会被殉葬呢?很显然,二人的出生家庭应该是极为普通,甚至可能是民间的疾苦家庭,在特别看重家庭出身的明初,这也是姐妹二人在没有娘家依靠情况下,能够得到的最佳的人生总结了。

换个角度思考,难道您认为她们不被殉葬就一定能得到善终吗?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仅能供后人假想罢了。

·御史之女晚入府,无宠无出无人顾。

随仁宗皇帝殉葬的后妃之四,是为谭顺妃。

据地方志《长沙县志》记载,仁宗之谭顺妃是湖南湘潭人,谭顺妃的父亲是为明初御史谭福,关于这位叫谭福的御史的记载,除了他是谭顺妃的父亲之外,便再也无从寻找了。

根据《长沙县志》的细节显示,谭顺妃于永乐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423年入太子府成为一位姬妾,此时的太子朱高炽四十五岁,而谭顺妃大概15-20岁之间。明仁宗登基后,谭氏为昭容,但实录没有举行册封礼或诏书的记录。换言之,御史级别的父亲的官衔在皇帝家里,还是显得太低了一些,所以谭氏可谓是“无宠无出”。

从1423年进太子府至1425年被殉葬,倏然两年间,似乎有理由猜测谭氏还没有把太子府与皇宫走熟,便成为仁宗皇帝一生中那天地悠悠下的过客匆匆。

来得晚,走得早,无宠无出无人问津,这样的妃嫔,似乎正好成为那填补殉葬名额的最佳选择。可惜可叹,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如鲜花般绚烂绽放的年轻女子,很可能不到20岁便被迫成为仁宗皇帝身旁静静躺着的灵魂伴侣。

敲键盘至此,不由得悲从中来,不知该当何语。

·休宁农家女金娣,随殉换得家族丰。

随仁宗皇帝殉葬的妃嫔之五黄充妃,显然其历史名气,较之于前面三位,更多地被爱好者们所知晓。为何?因为,她实实在在被记录为是主动选择被殉葬的。

黄充妃位1396年生人,安徽休宁县人,未为仁宗皇帝生下子嗣。除了是仁宗皇帝之妃外,黄充妃还是也是秀怀王朱见澍之正妃黄氏和嘉善公主驸马王增的姑祖母。

换言之,黄充妃是极大地可能因为自己的殉葬为家族后世带来了足够的辉煌。

秀王朱见澍是英宗之第五子,朱见澍的正妃黄氏,应该就是黄充妃兄长黄琮的孙女;另外,嘉善公主是为英宗之女,嘉善公主之驸马是为王增,王增的祖父名王骥,这位王骥很有可能是黄充妃的表哥。

更而甚之,农家女出身的黄充妃,史料记载其确有名讳,曰“金娣”。

黄金娣原是安徽休宁的农家女,根据逻辑猜测,其因为早年有姿色而被选入太子府,成为姬妾。

明仁宗即位后,黄金娣被册封为妃,随之而来的是家族命运的转变。

仁宣之治的开拓者-明仁宗

仁宗特召黄氏家属入北京,赐黄充妃的父亲名黄彦斌,封为正四品指挥佥事,母徐氏封恭人;兄黄琮亦以妹贵封为正六品百户,并在父亲年老回乡后袭职。

然而,明仁宗即位不足一周年就驾崩,因为仁宗皇帝而使自己和家族命运发生天翻地覆改变的黄充妃,为此痛哭不已。所以最终,她选择了一个最独特的方式来告慰已然仙逝的仁宗,其奏明太后张氏,自愿殉葬,并求恩赐父母,以全家族禄爵。太后准许,黄充妃即于当夜戌时三刻自缢殉节。

从后世其侄孙女能够成为皇子王妃的事实来推测,她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这个休宁世代农家耕种的家庭行走轨迹。之于其本人与其家族,也不知该如何评价这一主动殉葬之行为。特殊年代下的特殊过往,放眼如今,叹为观止。

·《明史》后妃传的匆匆过往

关于这五位被殉葬的仁宗妃嫔,在惜字如金的《明史》中,为她们留下了共同的痕迹。

《明史》后妃传载:

“洪熙元年七月,追谥皇庶母仁宗贵妃郭氏曰恭肃,淑妃王氏曰贞惠,丽妃王氏曰惠安,顺妃谭氏曰恭僖,充妃黄氏曰恭靖。”

此处的“追谥”二字之前缺乏主语,显然就是继位的宣德皇帝朱瞻基。五位被殉葬的庶母都有了载入史册的谥号,或许这也是那个特殊年代里,女性生存能力接受诸多考验背景下,能够得到的最佳许可了吧。何其悲矣!

另外,有一个历史细节,其实很值得回味。

部分人嘲讽的大明战神,却是带动明朝走向人类文明进步的排头兵

走向自媒体极度发达的今天,明英宗朱祁镇因为自己曾被俘虏的历史,在网络上经常被一部分人反讽地称呼为“大明战神”。但是,不管他曾经创造过多么耻辱的历史,有一点必须得到后世几百年众人的认可,明初残忍到过分的殉葬制度,便是由他亲自废除的。

所以,这位被嘲讽为“大明战神”的皇帝,似乎在此处应拥有一个当之无愧的历史称号-“带领明朝走向真正的人类文明的排头兵”。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46TKcwE7Mzz0RDsgaKmkHw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