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科光通信打造数据中心互联助力企业新需求(下)

随着云业务的不断增长,DCI解决方案持续演进,未来可期。根据GlobalData对市场规模和市场预测的分析,2022年全球数据中心互连(DCI)技术市场规模达到54.02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7.21亿美元。预计2023年有望突破63.09亿美元。DCI主要为大型集中式数据中心提供点对点的连接,但是随着数据中心在全网部署——由边缘计算设施延伸至网络边缘——因此,对简单且高性能的光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近年来,推动这种趋势的因素逐渐清晰。DCI市场需求的主要驱动力,以及应运而生的DCI设备设计都是来自早期用户(互联网巨头)的需求。他们希望能在自有或租赁的光纤上部署超大带宽连接,同时控制成本,并且还能在需要时非常迅速地获得扩展(或收缩)连接的能力。同时,DCI用户对大带宽、低延迟、高密度、快部署、易运维、高可靠性连接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提高其关键业务的性能并优化最终用户的体验。DCI平台还需要满足来自云数据中心的去中心化的一系列不断增长的需求——对于大规模部署,以堆叠的形式安装,通过复用线路接口实现光纤利用率、容量和距离的最大化;在小型数据中心和边缘云场景中,DCI设备需要在更小的机架空间中提供尽可能多的容量,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最优成本来建立初始业务连接,并在将来可按带宽需求灵活调整。相较传统光传送设备,虽然DCI平台的部署和运营本身已很简单,DCI用户仍需要简化运维流程,以便更智能、更快速地部署或移除业务,执行其他运营管理任务,而不会增加网络相关的人力和运营支出(OPEX)。

互联网巨头、ICP和企业使用DCI解决方案为其数据中心提供高质量且趋近无限带宽的连接,同时通过自建基础设施来控制成本。科光通信在DCI设备提供解决方案时,不仅需要考虑连接容量的需求,还需要考虑运维简化、智能化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

除了满足以上需求,DCI方案设计不断演进,已具有如下特点:

1. 利用高速率波长和单纤容量解决方案,实现光纤利用率最大化:

目前领先的DCI解决方案采用单波200Gbps、400Gbps速率,科光通信如今开发的相干解决方案未来短距离内传输容量可达单波600Gbps。业内的DCI平台采用具有可选调制模式的相干解决方案,为相应跨段和光纤特性提供动态的最优波长容量。通过扩展C波段(利用宽频光放大器增加可用信道数量)或C+L波段光传输,进一步提高光纤利用率。

2. 吞吐量集成度和功效:

DCI平台最初是根据吞吐量集成度(即每机架单元的吞吐率容量)和功效来衡量,通常为W/Gbps。目前领先的解决方案的吞吐量密度是每机架单元(1RU)3.2Tbps,功耗小于0.15W/Gbps。

3. 物理特性和模块化:

紧凑的模块化平台设计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需遵循数据中心设备开放的设计原则。目前大多数DCI平台都是1~2RU高的“披萨盒”,前进风后出风设计。第二代DCI解决方案平台则采用了代表大多数市场特点的内部模块化设计,将波长转换模块(transponder/muxponder)和光线路单元整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实现多用途和灵活性,尤其是在小数据中心环境中。DCI平台将传统光线路模块整合到一起,避免了复杂的跳纤连接,简化并加速业务开通流程。

4. 运维简单流程:

基于SDN化设计理念,提供开放的软件架构,可在任何IT操作环境中快速自动化和集成,实现快速的服务部署与调整。

5. 安全性:

大多数DCI解决方案用于承载数据中心之间的敏感和关键业务,用户从一开始就强调DCI解决方案必须实现普适性安全。这意味着DCI解决方案需要在尽可能少的开销的情况下基于Diffie-Hellman 算法, 支持动态秘钥更换;提供端到端E2E 独立安全管理平面,按客户侧端口,L1级硬件加密,时延小于1µs;高强度AES256算法,满足行业加密传输需求。

随着云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不断演进,DCI解决方案也将持续发展。云业务去中心化的同时,DCI系统以及相关的光线路系统需发展成为更加多样的通用光传送平台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从支持超大容量的点对点连接,到参与连接分布式和边缘云数据中心的立体(mesh)网络基础设施。这些需求决定了DCI解决方案未来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

1. 成本控制和优化:

未来DCI解决方案支持更小的、分布式的DC部署和其他应用,除了当前主要的高性能集成式解决方案外,还需要加大对模块化相干解决方案(CFP-2 ACO/DCO)的支持。对于互联网巨头之外的企业和政府用户,紧凑的模块化DCI系统的吸引力更大,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和大幅降低OPEX。此外,还需要进一步集成解决方案的波长转换模块,以及光线路系统功能,简化运维,这也一直是未来DCI的关键需求之一。

2. 设备开放性:

· 设备控制接口均支持Netconf协议;

· 设备数据模型支持YANG语言模型;

· 支持对第三方网管接口开放;

· 异厂家的光电混合组网,能够实现光路上互通;

· 传统WDM/OTN设备,组网复杂,需要设备控制器和上层的协同器;

· 模块化WDM设备组网,组网简单,不再需要设备厂家控制器,直接基于统一网管/控制器管理和配置网元(包括异厂家);

· 拟进行自主网管/控制器的开发,实现开放组网。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UrhsToGpeGSYVOzKDhgSwh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