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从根上理解elasticsearch(lucene)查询原理(1)-lucece查询逻辑介绍

大家好,我是蓝胖子,最近在做一些elasticsearch 慢查询优化的事情,通常用分析elasticsearch 慢查询的时候可以通过profile api 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的底层lucene在搜索过程中使用到的函数调用。所以要想彻底弄懂elasticsearch慢查询的原因,还必须将lucene的查询原理搞懂,今天我们就先来介绍下lucene的查询逻辑的各个阶段。

lucene 查询过程分析

先放上一张查询过程的流程图,下面的分析其实都是对这张图的更详细的介绍。

未命名文件 (2).jpg

lucene的查询可以大致分为4个阶段,重写查询,创建查询weight对象,创建scorer对象准备计分,进行统计计分。

简单解释下这4个阶段;

1,  重写查询语句( rewrite query )

lucene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外部查询类型,像wildcardQuery,MatchQuery等等,但它们最后都会替换为比较底层的查询类型,例如wildcardQuery会被重写为MultiTermsQuery。

2, 创建查询weight对象( createWeight )

Query对象创建的权重对象, lucece的每个查询都会计算一个该查询占用的权重值,如果是不需要计分的,则权重值是一个固定常量,得到的文档结果是根据多个查询的权重值计算其得分的。下面是Weight 对象涉及的方法,

Pasted image 20231207173540.png

其中,scorer(LeafReaderContext context) 方法是个抽象方法,需要子类去实现的。

public abstract Scorer scorer(LeafReaderContext context) throws IOException;

方法返回的scorer对象拥有遍历倒排列表和统计文档得分的功能,下面会讲到实际上weight对象是创建BulkScore进行计分的,但BulkScore内部还是通过score对象进行计分。

Pasted image 20231207175531.png

再详细解释下Scorer对象中比较重要的方法;

iterator() 方法返回的DocIdSetIterator 对象提供了遍历倒排列表的能力。如下是DocIdSetIterator 涉及的方法,其中docID()是为了返回当前遍历到的倒排列表的文档id,nextDoc()则是将遍历指针移动到下一个文档,并且返回文档id,advance 用于移动遍历指针。

Pasted image 20231207180951.png

twoPhaseIterator 方法提供对文档二次精准匹配的能力,比如在matchPhrase查询中,不但要查出某个词,还要求查出的词之间相对顺序不变,那么这个相对顺序则是通过twoPhaseIterator的matches方法去进行判断。

Pasted image 20231207180839.png3, 创建bulkScorer对象( weight.bulkScore)

weight 对象会调用BulkScore方法创建BulkScorer对象,bulkScorer 内部首先调用的是scorer抽象方法(需要由weight子类去实现的方法),得到的scorer对象再拿去构建DefaultBulkScorer 对象,所以说,实际上最后计分的还是通过scorer对象进行计分的。

public BulkScorer bulkScorer(LeafReaderContext context) throws IOException {

Scorer scorer = scorer(context);

if (scorer == null) {

// No docs match

return null;

}

// This impl always scores docs in order, so we can

// ignore scoreDocsInOrder:

return new DefaultBulkScorer(scorer);

}

bulkScorer类有如下方法,一个是提供对段所有文档进行计分,一个是可以在段的某个文档id范围内进行计分。

Pasted image 20231207181829.png4, 进行统计计分

最后则是通过collector对象进行统计,这里提到了collecor对象,它其实是作为了上述bulkScorer的score方法参数传入的,在bulkScore.score方法内部,遍历文档时,对筛选出的文档会通过调用collector.collect(doc)方法进行收集,在collect方法内部,则是调用scorer对象对文档进行打分。

完整的搜索流程如下

public  T search(Query query, CollectorManager collectorManager)

throws IOException {

final C firstCollector = collectorManager.newCollector();

// 重写查询对象

query = rewrite(query, firstCollector.scoreMode().needsScores());

// 调用indexSearch的createWeight方法,本质上还是调用的Query的createWeight方法

final Weight weight = createWeight(query, firstCollector.scoreMode(), 1);

return search(weight, collectorManager, firstCollector);

}

// 简化了代码,保留了主流程,调用scorer.score 进行计分。

protected void search(List leaves, Weight weight, Collector collector){

// 得到每个segment段的收集器,源代码是可以在线程池中同时对几个segment进行搜索的,这里省略了。

leafCollector = collector.getLeafCollector(ctx);

BulkScorer scorer = weight.bulkScorer(ctx);

// 将收集器作为buklScore.score参数传入,对文档进行计分。

scorer.score(leafCollector, ctx.reader().getLiveDocs());

leafCollector.finish();

}

未命名文件 (2).jpgprofile api 返回结果分析

理清楚了lucene的搜索逻辑,我们再来看看通过profile api返回的各个阶段耗时是统计的哪段逻辑。

在使用elasticsearch 的profile api 时,会返回如下的统计阶段

Pasted image 20231208133407.png

如果不了解源码可能会对这些统计指标比较疑惑,结合刚才对lucece 源码的了解来看下几个比较常见的统计指标。

next_doc 是取倒排链表中当前遍历到的文档id,并且把遍历的指针移动到下一个文档id消耗的时长。

score 是weight.scorer方法创建的score对象,进行文档计分的操作时消耗的时长。

match 是 twoPhaseIterator进行二次匹配判断时消耗的时长。

advance  是直接将遍历的指针移动到特定文档id处消耗的时长。

build_score 是weight对象在通过weight.scorer方法创建score对象时所耗费的时长。

create_weight 是query对象在调用其自身createWeight方法创建weight对象时耗费的时长。

set_min_competitive_score,compute_max_score,shallow_advance 我也还没彻底弄懂它们用到的所有场景,这里暂不做分析。

这里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像布尔查询是结合了多个子查询的结果,它内部会构造特别的scorer对象,比如ConjunctionScorer 交集scorer,它的next_doc 方法则是需要对其子查询的倒排链表求交集,所以你在用profile api 分析时,可能会看到布尔查询的next_doc 耗时较长,而其子查询耗时较长的逻辑则是advance,因为倒排列表合并逻辑会有比较多的advance移动指针的动作。

profile api 的实现原理

最后,我再来谈谈elasticsearch 是如何实现profile 的,lucene的搜索都是通过IndexSearcher对象来执行的,IndexSearcher在调用query对象自身的rewrite 方法重写query后,会调用IndexSearcher 的createWeight 方法来创建weight对象(本质上底层还是使用的query的createWeight方法)。

elasticsearch 继承了IndexSearcher ,重写了createWeight,在原本weight对象的基础上,封装了一个profileWeight对象。以下是关键代码。

public Weight createWeight(Query query, ScoreMode scoreMode, float boost) throws IOException {

if (profiler != null) {

// createWeight() is called for each query in the tree, so we tell the queryProfiler

// each invocation so that it can build an intern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query        // tree        QueryProfileBreakdown profile = profiler.getQueryBreakdown(query);

Timer timer = profile.getNewTimer(QueryTimingType.CREATE_WEIGHT);

timer.start();

final Weight weight;

try {

weight = query.createWeight(this, scoreMode, boost);

} finally {

timer.stop();

profiler.pollLastElement();

}

return new ProfileWeight(query, weight, profile);

} else {

return super.createWeight(query, scoreMode, boost);

}

}

基于文章开头的lucene查询逻辑分析,可以知道,scorer对象最后也是通过weight对象的scorer方法得到的,所以创建出来的profileWeight的scorer方法通用也对返回的scorer对象封装了一层,返回的是profileScorer对象。

public Scorer scorer(LeafReaderContext context) throws IOException {

ScorerSupplier supplier = scorerSupplier(context);

if (supplier == null) {

return null;

}

return supplier.get(Long.MAX_VALUE);

}

@Override

public ScorerSupplier scorerSupplier(LeafReaderContext context) throws IOException {

final Timer timer = profile.getNewTimer(QueryTimingType.BUILD_SCORER);

timer.start();

final ScorerSupplier subQueryScorerSupplier;

try {

subQueryScorerSupplier = subQueryWeight.scorerSupplier(context);

} finally {

timer.stop();

}

if (subQueryScorerSupplier == null) {

return null;

}

final ProfileWeight weight = this;

return new ScorerSupplier() {

@Override

public Scorer get(long loadCost) throws IOException {

timer.start();

try {

return new ProfileScorer(weight, subQueryScorerSupplier.get(loadCost), profile);

} finally {

timer.stop();

}

}

@Override

public long cost() {

timer.start();

try {

return subQueryScorerSupplier.cost();

} finally {

timer.stop();

}

}

};

}

剩下的就好办了,在profileScore对象里对scorer对象的原生方法前后加上时间统计即可对特定方法进行计时了。比如下面代码中profileScore的advanceShallow方法。

public int advanceShallow(int target) throws IOException {

shallowAdvanceTimer.start();

try {

return scorer.advanceShallow(target);

} finally {

shallowAdvanceTimer.stop();

}

}

总结

通过本篇文章,应该可以对lucene的查询过程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其实对于elasticsearch的慢查询分析还远远不够,因为像布尔查询,wilcard之类的比较复杂的查询,我们还得弄懂,它们底层是究竟如何把一个大查询分解成小查询的。才能更好的弄懂查询耗时的原因,所以在下一节,我会讲解这些比较常见的查询类型的内部重写和查询逻辑。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Mjy1VqX5bv6gkLIZhp0JLW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