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王辉:共建中国—东盟物流大通道的国际物流枢纽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东盟国际物流通道发生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单一海运运输通道向海陆空多通道多元优化。二是从交通运输通道向物流通道、贸易走廊转变。三是从“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的转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王辉)

中国—东盟物流大通道新格局正在形成

截至目前,国家级物流枢纽建设方案已发布五批,共125个,其中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市、区)分布占比达二分之一以上,充分考虑了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和中西部地区增量经济培育的潜在需求。

建设中国—东盟物流大通道的国际物流枢纽要充分发挥承载城市的自身优势,既要承担打造对外开放引擎的重要作用,也要实现培育枢纽经济的重要任务,创新发展相互支撑、协同联动、互相促进的“枢纽驱动,三位一体”模式。

建设中国—东盟国际物流枢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推动跨境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提高跨境物流效率、降低跨境物流成本、扩大国际物流辐射能力;二是带来区域经济价值。国际物流枢纽具有“物流增量+产业增量”的双增量价值,提升城市物流产业增长点和竞争力,强化城市的产业要素集聚功能;三是建立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建立开放型物流体系,维护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有效支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

未来,中国—东盟国际物流枢纽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一是我国与东盟互联互通下国际物流枢纽将加快形成和涌现。在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的城市网络中,拥有最便利基础设施、最发达供应链网络的枢纽节点往往能够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重要资源要素,成为枢纽城市参与国际分工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就要求我国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国际物流枢纽的建设,将面向东盟的内陆和沿边地区从开放洼地变为“开放前沿”。

二是经济转型升级与国际物流枢纽功能完善互为支撑。国际物流枢纽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国际物流枢纽的功能更加完善、辐射范围逐步拓展。紧紧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契机,推动产业链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升国际物流枢纽功能完善,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打造内外双向辐射的国际物流枢纽。

三是扩大内需以及经济重心由沿海向内陆转移推动内陆型国际物流枢纽跨越式发展。在我国新一轮区域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具备政策叠加的新优势。内陆地区依托陆港、空港及发达的交通网络,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现代供应链组织、产业组织等精准对接,能够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要素集聚和配置平台。

四是注重依托平台组织提升物流枢纽资源配置能力。国际物流枢纽是多式联运和信息汇聚的组织平台,更是产业组织高效衔接、运输组织流程优化的重要节点。发挥国际物流枢纽的组织平台作用,提升综合物流服务能力,推动现代产业发展驱动力由要素驱动向组织驱动转换,全面提升物流枢纽的要素资源配置能力。

建设运营中国—东盟国际物流枢纽建设的建议

一是加快中国—东盟国际物流枢纽网络化运行。构建枢纽间高效运行的物流通道,建立跨境货运产品的服务标准、价格波动反馈体系,强化多式联运枢纽设施和线路能力,加强通道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

二是创新跨境物流组织模式。创新通道共建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强化国际物流枢纽间业务合作,充分发挥跨境服务平台的作用,鼓励企业参与和融入全球供应链。

三是高质量发展开放型枢纽经济。谋求产业新增量,加强“三链”同构,打造国际物流开放型枢纽经济产业生态。(本文根据2023年12月13日下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辉在“2023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共建‘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平行论坛上的演讲编辑整理,内容有删改,未经本人审阅,同步刊登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4年第1期年会专刊。)

近期看点:

本期编辑:王梓菲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DyJxQRnSt-gJCeyKqKqICO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