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周园:挖掘新赛道,抓住城市发展新机遇

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担任指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承办,《财经》杂志、《财经智库》策划举办的“2023现代都市工业发展大会”12月23日至24日在四川成都举行。12月23日,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在大会上表示,当前,新的技术、新的赛道层出不穷,各地在寻找新赛道的时,一定要有敏锐性,同时,实事求是分析自己的基础优势,在广阔的赛道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周园指出,当全球制造业呈现三个趋势。第一,双碳背景下造成的全球和中国制造业成本重置。第二,人工智能对整个制造业和产业链带来价值的重置。第三,全球供应链重新布局,布局重塑中既有压力也有机会。

她表示,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从企业的研发,到制造,到供应链管理,到整个物流、配送,都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中国很多企业在做智能化工厂,涉及统一的工厂和产线的设计体系,工厂整体的互联互通等,投资价值巨大。

对成都而言,周园建议要做好与东盟、印度、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和区域的联动,抓住绿电优势,使传统产业更多迁徙到西部来。此外,还要抓住双碳领域大量的新的细分产业机会。

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张燕冬:谈谈现在全球制造业呈现了哪些趋势。

周园:我们谈到未来制造业的压力,大家都在寻找新的动力。机遇在什么地方?我们认为有三个,第一,双碳背景下造成的全球和中国制造业成本重置。第二,人工智能对整个制造业和产业链带来价值的重置。第三,全球供应链重新布局,布局重塑中既有压力也有机会。

今年欧盟对我们出口欧洲的产品开始征收碳关税,到2026年要覆盖所有的行业,给中国企业的成本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以钢材为例,中国企业要多交50%的碳关税,利润降低了40%以上,倒逼中国企业降碳。而且这个情况还有向别的国家继续扩散的趋势,对我们企业降碳有非常大的影响。在企业减碳各种各样的举措中,绿电制造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我国的用电主要在东部,因为制造业在东部。而绿电在西部,因为无论从供给还是从价格,西部都有极其显著的优势。我们现在已经看到很多制造业,尤其是耗能比较大的企业向西部转移,这对成都和四川来说是很好的优势,要抓住。

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很多人以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只是一个聊天的工具。其实今年以来,生成式AI从企业的研发,到制造,到供应链管理,到整个物流、配送,都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中国很多企业在做智能化工厂,涉及统一的工厂和产线的设计体系,工厂整体的互联互通,投资非常巨大。智能工厂的总工厂蓝图规划,智慧运营、人机料法环等,也叫看不见的智慧,目前国内企业着力比较少,但里边价值巨大。

人工智能分三个段位,不同段位对数据的要求和带来的价值,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段位是自动化,第二个段位是机器和深度学习,这两块都会对我们企业的劳动效率带来提升,比如说自动化可能是5%左右,机器学习是10%左右,而第三段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可能会带来15-20%劳动效率的提升。所以如果把生成式人工智能带进来,对我们整个制造业效率的提升还是有非常大的影响。

为什么说这对成都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成都有非常好的人工智能和软件人才,如电子科大。我以一个例子来举例,比如汽车行业,未来越来越多汽车行业的竞争在于人工智能的使用,未来90%汽车行业的差异是在人工智能软件上,而50%的汽车行业的价值也会聚焦在人工智能软件上。很多没有抓住前一波的新能源潮流的省份,后面还有很大的机遇可以抓住。

张燕冬:你讲到三个变革的趋势,成本的重置,供应链以及技术方面的重构,还有布局的重塑。你在描述这三点的时候也谈到成都的一些优势,比如绿电成本相对低,拥有相关的软件和高校基础。根据前面讲的趋势,能不能谈一下成都有哪些不利的因素?

周园: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我们看到西方供应链重置,中国对美国、欧洲贸易额的下降非常显著,未来的增速缓慢,贸易壁垒变强。现在全球的制造业从中心化制造工厂到区域化,很多新的制造中心出现。刚才的美国专家也说美国也希望制造业回流,所以我们面临的竞争和贸易壁垒越来越多。东盟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影响越来越大。全球贸易中,中国有减量,欧美减量,但是东盟增量非常高,成都处于西部制造业的基地,如果能利用好向西部、东盟出口的基地,还是可以找到新的增长点。

张燕冬:非常感谢,对比苏州、厦门、东莞等外贸依存度高的城市,成都的外贸显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你刚才提出的向东南亚或者“一带一路”发展策略,具体在产业方面有什么建议?或者对成都有什么建议?

周园:现在压力最大的就是传统市场这些地区的出口。从成都的位置来看,如何做好跟东盟、印度、俄罗斯、中东这些区域的联动,未来会带来大量的增量。从产业结构来说,行业现在越来越细分化。比如汽车行业,虽然现在都在大力推进新能源的布局,但成都新能源汽车仍比较少,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软件,包括新能源智能驾驶等其他的车内的控制系统,这块还有很大的增量空间。此外,双碳相关产业也会带来很多增量空间。到2050年中国整个投入应该是250万亿,就是每年2个4万亿,在这么大的投入里,成都要抓住绿电优势,使传统产业更多迁徙到西部来,还要抓住双碳领域大量的新的细分产业的机会。

张燕冬:现在全国各省市都在对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资源倾斜,如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等等,各个产业体系发展的协调上,会不会出现新的问题?

周园:其实不止是中国,全球都很焦虑。为什么现在政治经济竞争这么严酷?就是因为全球的增量放慢,大家在进行存量的竞争。现在新的技术、新的赛道层出不穷,比如生命健康,光二级赛道就有70多个。我们各地寻找新赛道的时候,一定要有敏锐性。今年跟去年很多情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有些好的赛道现在变成蓝海,也有新的赛道涌现出来,而且发展速度极快,各级政府官员的敏锐性需要跟上新发展的速度。有这么多的赛道,大家完全可以差异化发展。我们跟各地方政府在同一个产业合作上,哪怕在一个城市不同的区域,我们也会给出不同的建议。因为同一产业里边的细分赛道,跟区域禀赋、区域财力、区域雄心都有关系。所以各区和政府,如果真的实事求是分析自己的基础优势,在这么广阔的赛道中肯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走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aF8MmGC6AMceKG6DJIujRW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