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90万“续命舱”险成废铁!外企对华差别待遇,中企终于出手了

顾客就是上帝?放在中国人身上,这还真不一定。

近期,有国人花90万元拿了一台海外“续命舱”,却发现没有售后服务,甚至连安装都成问题。若不是中企出手相助,这堆零件恐怕早就成了废铁!

资料显示,民用高压氧舱能提供在高压下呼入纯净高氧的环境,在诸多实验中表现出“回溯青春”、“为额度充值”的潜力,故而一度被戏称为“续命舱”。该类设备深受江浙沪富豪追捧,据报道,近日上海某银行经理陈先生,便入手了一台90万的日本高端舱体。

陈先生本以为到货后就能体验“青春科技”的魅力了。但当设备送到家中后,却迟迟无人去安装,工作人员的电话也打不通。当陈先生联系其总部时,他们却理所当然地说:“需要10万的服务费。”而据调查,该企业在海外不仅提供免费安装服务,保修期更长达3年。

“就算90万打水漂,也不受这个气!”陈先生十分恼怒。90万的海外设备,却没有售后服务。这件事被媒体跟进报道后,网友纷纷表示不满:“搞差别待遇就别来中国挣钱!”

偶然的机会下,他在新闻上看到国内企业“Rejuve lab”也生产该类设备。新闻称,该企业官 网的访 问量在一个月内大涨425%。都说万事开头难,但他们的设备却在没做多少宣发的情况下,迅速走红江浙一带,一个月内的成交额便达2200万,市场化出奇的顺利。

抱着试探的心态,陈先生访问该企业的官 网,留言寻求帮助,没想到该企业直接派工程师前去上门帮他安装,还叮嘱他诸多注意事项。而更加戏剧性的是,他随后发现,这家中企产的民用舱,其性能竟然比日产高出一大截!

随着报道的跟进,更多令人唏嘘的细节浮出水面。

原来,在许多年前,日英两国便领先全球推出了首批压强为1.1-1.3的舱体,该类设备很快走红欧美富豪圈。不过,正如外媒曾报道的,加拿大歌星贾斯汀·比伯的舱体一台1200万元,彼时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无缘触达此类科技。

2021年前后,国内陆续出现门槛在60-100万元的海外民用舱。但海外厂商往往直接收款、将设备打包邮寄出去,对其售后服务多有忽略。而该类设备技术复杂,用户自己安装显然不太现实,10万的服务费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事实上,外企对我国的服务态度差并非偶然。我国曾大批引进国外的核磁共振仪,但尽管其门槛高达3200万,售后服务却仍堪忧。据悉,这些引进的核磁共振仪一旦损坏,就要花三四十万元请国外专家修理。修理过程中,他们还会像防贼似的防着国人,生怕被“偷师”。

没有核心技术,就难免被不公平对待。好在去年7月份终于传来好消息,据新华网等媒体报道,国产核磁共振仪量产成功,将陆续进驻各大单位,国人再也不用为天价服务费埋单。而在9月,国内企业“Rejuve lab”不仅实现了民用舱量产,更将其性能打造为全球民用第一!

据《海峡新干线》报道,在1.1-2.0的范围内,民用舱的压强越大,“回溯”的潜力越大。当前市面上海外舱的压强多为1.1-1.3,而Rejuve lab国产舱的压强竟直达1.9,纵观全球都无人能敌。而与其高性能相对的是,其35万地门槛远低于海外舱。

Rejuve lab工作人员表示,交易成功后,公司会派遣工程师团队上门安装,并对用户的身体等系列情况进行细致评估。除此外,该舱的保修、保养服务等都得到极大的重视,其总工程师崔先生表示,“只要用户还在用,就应该一直服务”。

不仅如此,据崔工程师透露:今年北方下大雪,他们在极寒天气下仍坚持送货,由于交通延误和大雪天气原因,工程师团队一度被困在路上,但是为了将货物在年前尽数送达,他们仍加班加点在工作,“有些人拿这个舱是为了过年孝敬父母的,不能耽搁。”他表示。

或许正因为国产技术的崛起,目前,海外企业对中国用户的态度正在逐渐变好,毕竟他们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供货商。据悉,此前多年,海外舱凭借技术优势,一度垄断国内80%市场,而随着国产舱的崛起与超越,目前中企正在迅速夺回国内市场。

不止如此,目前,国内除了民用高压氧舱,由复旦大学教授刘木清攻克的“深痊光”技术,已经完成市场化落地,搭载在诸多小型便携设备上,正通过某东等平台覆盖大众市场。相较于欧美重视服务富豪群体,国内正在将服务客户群体扩大至更广阔的大众。

“东西再好,也要做好服务。”Rejuve lab总负责人刘先生表示。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SnamywMOLcsw7eqZFTFOwI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