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胜
从玩具、书籍等日常小件,到家电、家具等生活大件,再到滑雪板、登山杖等小众商品,二手交易品类日渐丰富,越来越多的闲置物品实现了“旧物成资源,浪费变消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变,今天,“买二手、用二手”正被越来越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所接受,甚至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潮流。不过,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如何在提升用户信任度的同时,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仍是当前二手交易亟需补上的短板。(4月14日《经济日报》)
近年来,随着“卖闲置、买二手”渐成市场交易常态,越来越多闲置物品在旧货流通中实现了“旧物成资源,浪费变消费”的华丽转身。相关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4802亿元,同比增长20%,2023年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5486.5亿元,同比增长14.25%;预期到2025年,循环时尚产业规模将超千亿元。“卖闲置、买二手”已成为网络消费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片蓝海,既彰显了消费者在意实用性、注重性价比的观念转变,也体现出广大民众践行勤俭节约、崇尚绿色低碳的意识觉醒,无论对公民个人还是整体社会都具有“减负增值”效应。
现实中,由于二手交易的行业准入门槛低、信用机制不健全、部分平台监管缺失,导致不少消费者常常遭遇货不对板、以次充好、售卖假货、网络欺诈及退款困难、售后服务缺失等诸多问题,让不少消费者着实“很受伤”。比如,从平台上挑了个二手冰箱,谁知送到后竟是坏的;卖家宣称刚用不久的电动车,到手发现是翻新车;以低价买到的二手名牌包,到货后发现是假货……矫治二手闲置交易中的种种乱象,亟需加快完善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建设,出台统一的二手商品市场行业标准,进一步助推全民参与绿色消费。
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应加快完善二手商品的交易管理制度,规范其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逐步引导二手商品交易的便利化、规范化。要明确平台企业的运营规范和相应责任,维护公平交易秩序,为二手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规范商家入驻二手交易平台的资质,明确其经营范畴,提高商品信息透明度,完善售后服务机制。
其次,要完善二手商品相关标准体系。二手商品属典型的非标商品,由于在使用时间和损耗程度上的不尽相同,导致在价格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让质检评估成为重要环节。要研究制定统一有序的二手商品市场行业标准,促进二手商品在检测、定价、交易、售后等全流程更加标准规范,让消费者更加安心放心。要对商家信息发布的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进行测评和核实,以推动买卖双方实现双赢。
再次,要切实维护消费者在二手交易中的正当权益。对于买到假货或劣质产品却无法顺利退换货的消费者,要提醒其养成保留消费记录和交易记录的习惯,以便在买到假货或劣质产品不能顺利退换货时作为维权证据。要疏通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鼓励消费者依靠法律进行正当维权,并依托信用管理、行业自律、媒体监督等渠道,对不法商家施加舆论压力、提升违法成本。要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以封号关店、没收产品、加倍赔偿等手段,严惩坑蒙拐骗不法行为,为二手交易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提升消费者体验感和满意度。
(北京青年报)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