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9.9万的宇树G1人形机器人,意味着什么? |CyberRobo

1.获得行业价格优势,目前这个价格在AI驱动的电动人形机器人阵营里,简直杀疯了。在一定的时间窗口期内,优先获得行业客户订单,尤其是科研领域,连H1都受到冲击(目前,H1主要卖给大学、科研机构,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等)。

2.验证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提到的,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成本1-2万美金,根据G1售价是9.9万(不到2万美金),假设是有利润空间下,现在的G1成本已跌破2万美金。

3.自研机器人统一模型、AI加持,机器人可模仿学习,以及类新Atlas的180度转体,折叠起身、全身达43个DOF,性能上优于H1,步行速度略慢与H1,但没关系,从可用性、有效性来看,G1比H1适合更多场景,除了其展示的家用场景外,比如可以用于仓库、货架搬货(小过道),甚至护理场景。不过手的负载需继续增强。

4.得益于国内供应链,G1规模化后,成本很快下降,售价估计也会低于7万人民币甚至是5万人民币以内,即售价在千元美金,意味着人形机器人与我们此前分享的AI机器人的售价差不多,而这是海外C端消费者可接受的机器人价格,参考我们此前分享的一些AI机器人。某种程度来说,G1可能在海外市场内更快进入C端市场或者护理机构等等。

5.如果特斯拉Optimus Gen3不再这个价位,可能未必可以获得更多优势,尽管Gen3在22DoF的灵巧手(包括触觉手)和最新版FSD的优势性能,让其更适应复杂的环境和场景。

6.难怪 Figure 创始人Brett Adcock 五一期间来华找供应商,他们也要加快量产,以规模化降低成本,不然可能不会有多少优势,尽管Figure的名声很大,但他们还要找到更多可落地的行业企业,像Agility 系统集成集团 Zion Solutions 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人形机器人引入到其供应链行业。不只是部署机器人提高生产力,同时也是规模化应用人形机器人,从而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

7.G1可能成为可折叠转体的AI电动人形机器人的参考,从价格到形态和性能上,可能很快会有不少竞争者加入。电动Atlas开了个头,G1先将其建一个“原型到市场”的标杆。

8.9.9万的定价,可能就像瑞幸咖啡的9.9/杯咖啡,ChatGPT PLUS 20美金/月会员一样,成为一个该人形机器人品类的锚和“符号”,人形机器人厂商们卷起来,价格越低,它离大众就更近。

脑机接口·仿生义肢·

机器人·未来城市

·赛博格·人工智能·

赛博空间、超人主义、未来主义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匀-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wO7ZhGyutmvvkJuRVPA76r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