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石化:何发岐等-三门峡断陷盆地及邻区深部结构及成因

近年来,围绕三门峡断陷盆地中的油气、地热资源做了大量的工作,成因机制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

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并利用高精度深反射地震剖面、大地电磁(MT)、重磁等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三门峡盆地进行综合研究。发现三门峡盆地主要由东、西2个负花状构造构成,西花状构造体大于东花状构造体;盆地东部边缘以观音堂隆起与洛阳凹陷相邻,观音堂隆起发育有壳内透镜状低速体,其东、西两侧均发育有规模较大的隐伏逆断层。研究区内莫霍面为大约5km厚度滑脱层,在深反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蚯蚓状反射特征,指示滑脱层为西向运动。莫霍面滑脱层上部与下部新发现多条弧形断层。

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表明,莫霍面滑脱层的解耦作用是三门峡断陷盆地花状构造形成的主因;在不同时空构造力系作用下,形成研究区新生代全地壳旋转花状构造盆地。

文中主要图件

结论与展望

综合高精度深反射地震剖面、MT、重力与磁法及区域地质等资料的研究,证明三门峡盆地莫霍面是大约5km厚度的滑脱层;莫霍面滑脱层的解耦作用及不同时空力系作用,是形成三门峡新生界全地壳左旋花状构造断陷盆地的因素之一。

引用本文

何发岐,於文辉 ,马超,张世晖,黎小伟,刘德民.2024.三门峡断陷盆地及邻区深部结构及成因—来自深地震反射与大地电磁测深的证据.地质学报,98(4):1088~1100.

He Faqi,Yu Wenhui,Ma Chao,Zhang Shihui, LiXiaowei, Liu Demin. 2024. Deep structure and genesis of Sanmenxia fault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 Evidence from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and mag-etotelluric sounding.Acta Geologica Sinica, 98(4):1088~1100.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Y31udpoo_VwJt6hxbaoHec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