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深蓝智库|北京商报社总编辑助理吴文治:商业向新力加速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5月16日,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指导,北京商报社和《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024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暨高质量发展与品牌创新大会在京举办。

报告发布环节,北京商报社总编辑助理吴文治发布的《国际消费向新而行》中指出,消费中的科技化不断加强,一些新科技通过消费端直接提升居民幸福感,科技创新增强了消费高质量发展。

围绕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大背景,深蓝智库商业品牌研究院在调研中发现,当下北京出现了很多消费新场景、新模式及新技术。

其中,新场景主要集中在跨行业叠加,喝咖啡不一定在商场里,也可以在公园里、展览馆内、灯光秀中;书店不只有看书的作用,也能预约一天的办公座位,叠加一日三餐。首店也不再是传统门店,更多的是在设计和体验感上升级。

新技术也正在改变着工作效率。菜鸟的精准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让门店的盘货时间从3天缩短至半天;海底捞了解员工业务是否熟练、岗位是否缺人,判断出关键服务环节的执行节奏,如配锅时间、上菜时间、收台时间等,一套“AI巡店”系统就可以实现。

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亦是北京商业发展的新动力。吴文治在对新质生产力的解读中表示,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改变着消费者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数据上看,北京商业在近几年各指标稳步发展。截至目前,北京老字号总数达259家,实现“九成触网、七成直播”。截至2023年底,北京拥有的首店总数超3600家,形成300余家新消费品牌企业库,领跑智能科技和国潮玩具本土品牌赛道。2024年,北京还将推动4个国际商圈、15个传统商圈改造升级;鼓励老字号集聚化发展;全年新增首店800余家;扩大绿色智能消费,推动数字商圈智能化发展等。

从细分领域来看,2023年北京餐饮业收入首次突破1300亿元,同比增长32.5%,超过全国增速12.1%。餐饮数智化方面,应用率最高的数智化产品是点餐/收银类产品、外部流量平台、外卖管理产品,应用比例均超过85%。

在购物之城的打造方面,2021至2023年,北京首店每年的增长皆在800—900家,一些国际小众品牌开始走进消费者视野,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开始根据中国本土文化进行门店陈设及产品打造。

面对快速发展的北京商业,吴文治指出,不论是商圈建设,还是品牌发展,创新需要试验和时间。通过高科技落地、打造新场景、引入新玩法等,北京商业的活力将进一步释放。

北京商报记者 刘卓澜 王思琦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HBbuuPM44dE_txC26nPjng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