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科普网红”也能评上研究员,上海率先面向市场端开展科技传播职称认定

走上2024上海科技节红毯的“科技传播红人”

“没想到我能评上上海市科技传播高级职称。”接过证书,B站百大UP“稚晖君”、智元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彭志辉惊喜地说。今天(18日)开幕的上海科技节举行了全国首批科技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获得者授证仪式,除彭志辉外,还有网名“菠萝”的科普作家李治中、“混子哥”陈磊等20多人获评上海市科技传播高级职称。会上还启动了科技传播中级职称申报。

去年,上海人社局下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含正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其中高评委下单设科技传播组,引发广大科普工作者的关注。李治中第一时间提交了高级职称评定所需的各种材料,并通过了专家组答辩,最终顺利取得“研究员”高级职称认定。彭志辉也是第一时间关注到了这则《通知》,让正在创业中的他获得了一个梦寐以求的高级职称。

市科委科普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上海市职称评审中,科普工作者通常要与科研工作者“挤”同一个赛道,实际评审中,常出现非科技传播领域专家评审科技传播工作者的情况;由于缺少对科技传播工作具体的评审细则,常套用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的评审细则。本次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技传播”方向,不再以论文或专著为硬性要求,在副高级评审中,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主流媒体发表新兴产业或前沿科技相关科普文章也可以作为评审指标。

市科委相关人员表示,上海是最早提出发展科普产业的地区,科普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有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样的科普专业技能职称评定序列,能够极大鼓励人们投身科普事业,有望实现科普产业的具象化,促进科普产业的壮大。

获得高级职称后,李治中计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自己的名片中加上了“研究员”头衔,“这个小小的头衔变化,对我们对接更多的科普机构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让公众快速认识一批具有公信力的科普工作者。”他说。

作者:沈湫莎

文:沈湫莎图:袁婧摄编辑:沈湫莎责任编辑:任荃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dEDDYTvd9HFFwZoE6seNVT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