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产品碳足迹大势所趋,制造业企业先行一步

5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印发《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以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导向,从供应链多维协同、精益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绿色供应链体系、全球供应链网络、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等6个方向引导制造业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供应链管理不仅是企业内部的一系列活动,更是涉及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和合作。它要求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全面规划并优化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为提升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指南》强调了产品碳足迹核算的重要性,制造业企业不仅要探索和实施产品碳足迹的核算,还应参与制定或修订相关的行业核算标准和规则,以确保核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此外,《指南》鼓励供应链的所有参与方,包括上下游企业,开放共享碳排放的相关信息,以提高整体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协作效率。

《指南》提出,大型企业应与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加强对碳足迹核算人才的培养,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以提升整个行业的碳足迹核算能力。这样的合作有助于标准化核算流程,促进最佳实践的分享,并增强行业内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

特别的,《指南》鼓励有条件的行业建立产品环境声明(EPD)平台。EPD平台能够对外披露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碳足迹和其他环境影响信息,这对于提高消费者和市场对产品环境绩效的认识至关重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上下游产业之间在环境数据和绩效方面的互认和采信,推动整个供应链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不仅有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能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去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建立与国家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目标。其中,重点任务包括完善针对关键产品类别的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以及构建产品碳足迹的背景数据库。《意见》还为2025年和2030年设定了具体的建设目标。

此次发布的《指南》与上述《意见》相辅相成,强调了制造业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应先行一步,积极适应产品碳足迹管理的大趋势。《指南》的出台,不仅为制造业企业指明了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方向,也为实现产品碳足迹核算和管理提供了行动框架。

《指南》中将产品碳足迹具体定义为“组织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等过程中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总和”。制造业企业通过核算产品碳足迹,可以了解其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提升供应链的绿色属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减少碳足迹通常伴随着提高能效和资源利用率,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全球范围内,产品碳足迹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此前,部分国家已经开始构建并实施针对关键产品的碳足迹核算、评估及认证体系。在国际气候合作不断深化和气候政策博弈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多个国家的政府机构正积极探索将碳足迹的核算与管理作为其政策工具的一部分。

例如,欧洲就推出了产品环境足迹指南(PEF),该指南不仅涵盖了碳足迹,还包括了其他15种涉及资源和环境影响的指标,为多种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提供了标准化的参考依据。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也在积极响应这一趋势,将碳足迹的考量纳入其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

事实上,在参考和借鉴国际上的做法和经验时,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利用、能源结构、生产工艺以及环境保护标准上的差异,企业在制定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方法时,应兼顾国际标准和国内实际情况。

鉴于国内产品种类繁多,企业在制定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时面临显著的工作量。因此,需要对不同产品类别分别建立专门的核算方法论,确保每个类别的核算规则都能准确反映其特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核算方法论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碳足迹核算的精确性和适用性,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明确和可操作的指导。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bx5VsModSZ9SU4gMVZ5ExR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