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凌晨三点还在群里聊区块链?这是病,得治!

曾几何时,在北京的咖啡馆(一般是在中关村或者798)你可能听到最多的词汇是:互联网+、直播、共享经济等。这些过往出现的风口,如今几乎已在咖啡馆“失宠”,而你可能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区块链。(笔者按:为什么不是数字货币)。

有一点没有变化的是,大部分谈论这些项目的人都趋于年轻化,尽管没有统计数字,但从他们稚嫩的脸庞以及不搭的西服来看,90后无疑是长期霸占咖啡馆的主力人群。事实上,一位任职于某中型代币交易平台的90后技术开发负责人坦言,“如今北京的咖啡馆,听到有人讨论区块链的概率超过了50%”,不过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在谈到区块链时,表情中露出无奈和不自然却倍感亲切。

随着2017年区块链(或者说数字货币)的火爆,2018年以来各路资本、知名风投人士蜂拥而至,事实上,即便是在监管屡次整顿和规范的背景,区块链的火热程度仍然是让人咋舌,不可否认,这只“猪”已经彻底飞了起来。

讨论愈加激烈的B面,当通过附着海外交易平台,以区块链名义的代币发行和交易现象未能得到根治时,发币、炒币的造富效应正在吸引更多非专业人士加入这场讨论,即使不少炒币者还没弄清区块链与比特币的区别。

在笔者看来,区块链过度“火热”的背后,既有着从业者对下一代互联网信息信用交互方式的大胆设想,也有着比特币近年来快速上涨下,渴望抓住“风口”快速致富的社会心理作祟,至少从目前来看,数字货币让先机者在财富跨越上领先后来者一大筹;然而众多参与者无法回避的是,区块链的应用场景——目前唯一的就是发币(市场也有贬义的说辞“圈币”)。

区块链?

凌晨三点还在聊区块链 这是病 得治

“凌晨一两点,家人都睡了,只有我两眼放光,不知疲倦地刷着微信,群里一条条的信息蹦出来应接不暇,春节几天假期每天晚上都是这样。”“3点钟无眠区块链群”(以下简称“3点钟群”)里的成鸣(化名)如是说道。

群内聊天

这个凌晨三点钟区块链群中的代表人物蔡文胜之后实诚的表示:现在入场还不晚,再晚就成为了韭菜。对此,笔者更想坦白内心话:你们凌晨三点钟还在聊区块链?这是病,得治!

而微信中每天有无数的区块链讨论群被组建,线下有不计其数的论坛、研讨会频繁召开,与区块链有关的创业项目和自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出现。种种迹象表明,区块链火热程度远未消散。

但区块链缘何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突然火爆,这是大部分参与者并未深究之疑问。对此,甚至不少研究区块链多年的技术人士也感到困惑。

一些在分布式网络系统等区块链领域研究多年的研究人士,近一年来不断有企业“拉拢”其一起做项目、发币。

毫无疑问,当下区块链火热的根本原因仍然源自于比特币近年来的暴涨。尽管进入调整期,但比特币从2010年第一笔交易价格的0.0025美元/枚涨至截至2018年3月13日的9000元美元上方,8年间已上涨达360万倍。

可行性难以和商业化划等号,但比特币和后来诞生的以太坊、莱特币等代币的快速上涨仍然让更多嗅觉灵敏者发现了造富机会。直到今天不少业内人也承认,区块链技术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应用也仍然是炒币。

虽然如此,但在当下,更多从业者对区块链的技术期望,这是将其视为下一代网络通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当前行业对区块链的预期已经超出了这一技术的承载能力,不过对于币圈的人来说,他们无比坚信区块链极可能成为下一代网络通讯基础的重要方式,而代币也是区块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面对“如何让一条链应用需求越来越大”这一问题时,大多数的币圈人士也无法回答或者胡乱一说。

比特币与区块链的关系

没有应用场景 那就把概念炒起来

与一直设想多种应用场景的币圈人士不同,一些从业者的动力则来自于ICO的造富效应。虽然经过去年秋季、今年年初的两次清理整顿,但不少ICO的项目发起者,仍依托于部分海外架设服务器的交易平台开展ICO,满足了一些境内投资者的“炒币需要”。

“ICO让不少项目发起者赚了快钱,有些项目甚至是凭空募集起来的。”一家位于市场头部地位的代币交易平台人士表示,“基本上募了多少就是赚多少,因为ICO既无法合法化,也很难在市场自治下得到有效监管。”

然而,绝大多数ICO显然没能给到投资者如同比特币一样的财富效果,今年以来在头部代币平台上线的ICO项目中,超过8成处于破发状态,有些数字货币也被圈内人戏称为“山寨币”。

在资深代币投资者杨静远看来,当下代币市场定价完全不由技术左右,而更多取决于代币项目的知名度。

“业内常说一句话叫‘99%的币都是没有实际场景的空气币’,我觉得这个比例几乎是100%。”杨静远表示,“即便有场景有什么用呢?目前代币定价根本就不是靠技术决定,像以太坊、EOS等技术虽然更胜一筹,但价格最高的仍然是比特币,因为都没它出名。”

ICO领域“知名度决定价格”的潜规则,带来了一系列次生效应——交易平台以及区块链自媒体的角色变得越发重要。

“一种方法是拉上有知名度的人一起ICO,还有就是靠区块链媒体做硬推。”北京一家区块链自媒体负责人认为,“这导致区块链媒体成立的速度越来越快,几乎每周都有新的媒体项目出现。”

“区块链自媒体盈利并不难,想ICO的项目太多了,相当于做路演服务,如果媒体处于头部位置,几条豆腐块大小、成为几乎为零的快讯打包价就是一个比特币,相当于大几万元。”童风坦言。

“这个链条里,大头仍然是交易平台,想上线费用通常都在千万元起价,跟IPO有一拼。”杨静远坦言,“最后所有参与者都是在分食投资者的钱,而很多投资者也是明知道有风险也仍然在跟进。”

“都有侥幸心理,谁会觉得自己就是最后一棒呢?”杨静远说。

这是一场泡沫盛宴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14A0KJKZ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