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记者观察 | 这是一个科学家应该有的样子

采访武向平委员,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浪漫、诙谐、朴素、真诚甚至有点可爱的科学家的样子。

“我们就重点讲讲科普,讲讲科学教育,我就喜欢做这个,我的经历什么的都不重要。”甫一见面,武向平直奔主题,向我们分享他给青少年做科普的快乐。

采访间隙,我们探讨了一个颇为浪漫的问题:仰望星空,看到的是什么?有人说,看到的是满天星辰,是神话中的畅想;有人说,是深邃无边,是科幻的星际;有人说,是神秘无尽,是未来的方向。

武向平虽未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他却兴奋地告诉我们:“要永远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留住孩子们的好奇心。”

他说,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的光芒,不亚于浩瀚宇宙中的璀璨星光。其实,宇宙星辰里不仅藏着孩童的好奇和幻想,也藏着他自己的“诗和远方”。

采访过程中,我们豁然明白,这样的好奇,源自他内心对探索未知的真情、热情和痴情。他一再强调,科学研究就是创新,要探索新的东西,了解新的世界。

这让我们突然想起几年前本报策划的《追问陈凯先之问》系列报道发出的追问——中国科技的辉煌历史,为什么会在近代出现停滞?中国的下一代科学家在哪儿?

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科学家委员给出了一个带有共识性的答案——要激发孩子们对于科学的好奇心,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让他们喜欢科学、爱上科学,未来才可能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

这不就是牛顿、爱因斯坦等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的成长之路吗?这不就是武向平院士孜孜以求从事科学教育要达到的目的吗?

记者:周佳佳 李木元

文字编辑:王亦凡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jnuipLtenQYvA-1vPuHL00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