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一年营收100亿的胖东来,模式虽难被复制,却永远走不出河南?

消费者愿意去胖东来买东西的原因,就是看重胖东来的品质有保障,以及售后有保障。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去胖东来属于是消费升级。

可能也有人提出辩驳的意见,说胖东来敢于把进货价打在标签上。做特价的时候,一件羽绒服只赚3毛钱。于是有人夸胖东来良心。

且不说这个进货价的真假,一些品牌服装在清仓的时候,一些特价能做到亏本销售。原因不是别的,通过前面卖的衣服,已经把利润给赚回来了。亏本只是清仓,因为库存也是有成本的。

敢于公示进货价,也就一些价格不透明的商品。比如一些小品牌甚至是白牌服装,市场上找不到价格对比的,只能他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一些大品牌的商品,胖东来基本是不会这么做的。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而胖东来正在推“自有品牌”。

胖东来这种商业模式,很难复制。能做到一方霸主,本地巨头,但推向全国就很难;而绝大部分老板是希望赚快钱,并且全国做大做强,不局限于一个地区的。

胖东来的商业模式,注定是没办法扩张的,员工待遇太高,导致没有资本进行扩张,上市有钱但必须为股东负责,员工待遇就必然下降,员工积极性就下降了。

胖东来,本身赚的不多,利润都让给顾客和员工了。另外,胖东来经营成本不低,出去了,别人打价格战,一碰他就无了,何况还有供应链、地租这些,更别说那种舆论互黑的阴招了,撑不住。

这种零售业的商业模式,之前雷军也曾夸赞过。

胖东来以外的超市,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种思维模式。他们认为的员工,就是给自己的打工的,要尽最大的可能性获得他们的价值。也就是工作的时候,老板觉得支付报酬了,不管报酬的多少,员工应该竭尽全力干活。支付报酬的时候,恨不得能少一点是一点,因为这是自己的利润。之前在研究体制内的提拔晋升的时候,也遇到类似的矛盾。

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形就是,领导给下属画饼,要努力啊,以后给你某个领导的岗位。下属可能觉得,我努力了,那不就是应该我的吗?和你领导有什么关系?

真希望胖东来的模式可以被发扬广大,因为真的值得非常多的职场场景去应用。在我研究体制内提拔的时候,遇到一个案例,是一个处室的两个人,领导没有给下属画饼,而是给各种机会,下属也是想要这种机会,就各种学习。等领导有机会提拔的时候,周围的人也都发现,他的下属也具有足够的能力接手他的工作,所以很顺利的就提拔走了,两个人都实现了共赢。但是更多的体制内一个处室里面的两个人,不是处于内耗状态,就是处于竞争状态,或者彼此都没什么本事的状态,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我一直觉得胖东来的模式,就是一种利益共同体的模式,很像是现在中国在国家上的状态,我们和别人是合作,是共赢,是发展,而不像是某些国家,是攫取利益,肥了自身。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ISkoCFgf1JfGKjEFHNr4zB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