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吉林大学极地科学与工程研究团队:极寒之地代表着国家完成科研任务 心中无比自豪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40年来,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拼搏奉献,取得了丰硕成果。

南极洲99%以上的面积都被冰雪所覆盖,冰盖下面是怎样一个神秘的世界?科学家正通过钻探手段,钻穿南极冰盖获取冰下基岩样品,进行科学研究。今天,让我们走进吉林大学极地科学与工程研究团队。

吉林大学极地科学与工程研究团队正式成立于2010年,团队自组建以来一直致力于我国极地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研究工作,特别在极地钻探技术与装备研发领域,潜心科研与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教授张楠介绍说:“团队发展十余年来,从学习国外技术,到自主研发装备,从参与其他项目极地任务,到主导国际合作极地考察,经历了我国极地深冰及冰下环境探测取样技术装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极地考察项目实施从参与到主持的跨越。并且参与了我国全部南极深冰芯钻探任务,应用自主研发的装备在南极为我国钻取首支冰下基岩岩心,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南极常年平均温度是零下20多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甚至突破零下89摄氏度,即便是夏季,内陆地区也有零下20-40多摄氏度。那里还时常刮起十级以上的大风,能把地上的雪吹到二十几米高。在南极钻探作业过程中,团队为了保证钻探效率,齐心协力,勇战风雪,24小时昼夜不停两班倒。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科研仪器专项、国家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一系列重大极地科研项目,国际范围内创新性地研制出极地深冰下基岩无钻杆取芯钻探装备、南极冰下湖无污染钻进采样与观测系统、极地大深度冰盖快速钻探装备等重大极地钻探技术装备,填补了我国在极地冰盖大深度钻探技术领域的空白。

张楠说:“十几年光阴匆匆而过,我也从当年的‘小张’变成了今天的‘老张’。2011年至今,我们团队已经参与过9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4次国际合作南极考察以及3次国际合作北极考察,共派出考察人员41人次。这期间,我们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科研仪器专项、国家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个极地领域重大科研项目,在国际范围内创新性地研发了极地深冰下基岩无钻杆取芯钻探装备、南极冰下湖无污染钻进采样与观测系统、极地大深度冰盖快速钻探装备等一系列重大极地钻探装备,突破了多个关键技术并促进了我国极地钻探技术的飞跃式发展。”

“每次去南极,我都会将随身携带的五星红旗插在作业点周边。对我而言,条件虽然艰苦,但能够参与执行这样的任务,更多的感受是责任重大。在白茫茫的极寒之地看到一抹熟悉的红色,想着我们是代表着国家完成艰巨的科研任务,心中无比自豪。这就是我们吉大人、极地人、地学人,我们秉持着投身科研、报效祖国的信念,传承着黄大年精神,为科技强国、民族复兴贡献着我们吉大人的力量。”张楠说。

记者 王涛 文/图

摄像 明鑫睿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V-LtitptSn4SKIgrBYAg_L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