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蜻蜓”“青马”“坡鹿”,台风是怎么命名和除名的?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正式发布“蜻蜓”(Jamjari)“青马”(Tsing-ma)“坡鹿”(Ong-mang)“浮莲(Luc-binh)”等9个台风新名。截至目前,台风命名表上共有140个名字。

台风往往凶猛肆虐,但很多都有着温柔动听、寓意美好的名字。台风是怎么命名的?给台风起名的意义是什么?一些台风为什么被“除名”?

台风的形成与命名机制

台风,本质上是一种热带气旋,通常形成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海面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庞大的自然风暴。这种热带气旋由热海水中蓄积的热量和水汽所驱动。随着北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海水温度升高,暖湿的海水不断升腾到空中,随后冷却并凝结成云,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使风暴不断增强,风速持续增加,最终形成了强大的破坏力量。

台风(Typhoon)、飓风(Hurricane)和旋风(Cyclone),这三者并没有气象学意义上的区别,主要的差异在于其形成地点不同。一般而言,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称作台风;发生在东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的称作飓风;在不引起误会时,发生在南半球,主要是印度洋及南太平洋的称作旋风。

给台风起名,是为了识别和跟踪不同台风、减少混淆、提升公众警觉性和加强国际区域合作等。

台风第一次“拥有姓名”是在20世纪初,澳大利亚的预报员克里门·兰格(Clement Wragge)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后来的1997年,台风委员会第30次年度会议提出设定一个共同认可的命名制度,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热带气旋命名表诞生,在2000年1月1日正式启用。这个命名表上共有140个名字,由14个台风委员会成员各提供10个,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循环使用。

台风的命名要求包括:每个名称不能超过9个英文字母;朗朗上口,便于媒体传播;不能在各国语言中有不良含义;不能有商业性质;不能与现用台风名重复……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FvKdKk5o5vb1vSrHr1ycFi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