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梁贵柏:药物研发就是“前进两三步之后又不得不倒退一步”

新药研发史就是一部人类和疾病的斗争史。《读+》周刊记者近日专访新药研发咨询师、科普作家梁贵柏,从他的著作《新药的故事3》谈起。这本书从一线科学家的专业视角出发,讲述了多种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的新药的故事,力图展现人类对抗疾病的斗争史以及中国实现新药研发自立自强的努力。

“新药的故事”系列。梁贵柏 著 译林出版社

梁贵柏在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新药的故事”系列三册入选科技部2023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两次获得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

梁贵柏。

一种新药的研发或需数十年努力

梁贵柏自1994年起在国际药企默沙东实验室药物化学部担任资深化学研究员,先后参与了多个不同阶段的新药研发项目,其中包括获得巨大成功的2型糖尿病新药的研发。他长期致力于中美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中国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

他表示,每一种药物的诞生对药物研发者来说就像一个新生命的降临,承载着万千患者的期待和希望。从寻找药源先导化合物,到结构优化、药效筛选、体内外药代动力学检测、临床试验,再到审批上市……往往要历经数年甚至几十年时间。药物上市后还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否则仍可能遭遇撤药而宣告失败。梁贵柏表示,很多科研人员一辈子也没有研发出一种新药,这是很常见的事。

一线研发的故事最打动人心

梁贵柏的书籍之所以深受读者欢迎,是因为他的素材都来自“科研前线的最真实的素材”。他表示,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是这些素材的生命线,每个制药研发公司对其内部的数据、开发过程等的监控是十分严密的。

以他写的《新药的故事2》为例,当时,他联系到法国赛诺菲制药公司的相关法务工作人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后,也表达了最重要的诉求:一定要跟公司的一线研发人员直接交流。尽管文稿要经过公司法务部等层层审核,他仍旧坚持这一原则。只有了解了研发生产线的真实过程,才能得到最鲜活最打动人的故事。

梁贵柏相信每一位矢志原始创新的科学家,在研究开始时绝不是先想到这个药研发出来后会给他带来多少利益,而是出于对“未知的未知”或“已知的未知”的强烈好奇心,以及对广大患者,特别是完全无助、在当时无药可治患者的强烈责任感。

“前进两三步之后又不得不倒退一步”

梁贵柏说,一种药物研发需要项目立项,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大家认可的合理的筛选流程,形象地说,就是这种药物的诞生需要“过五关斩六将”。

梁贵柏表示,“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可不是五个关卡同时过,必须有一定的顺序。等你过了第一关,发觉第二关不好,过不去了,就要换一个关卡——这不代表第一关已经过去了,第一关还要重新过。“例如,如果我们第一轮设计的1000个化合物,第一轮只通过了50%,那么第二轮就可能只通过剩下的80%了……到后来,也许只有5%的化合物能够通过三关,大概1%可以通过第四关,到第五关的时候已经没有合适的化合物。所以,我们回到第一关,1000个化合物不够的话,我们就再做更多化合物,这么反反复复地去做试验。”即使在反反复复中探索,我们还是有进步的,因为再回头过第一关的时候,相对变得容易了些。

令梁贵柏最难忘的故事是2型糖尿病药物西格列汀的研发,这是他从头到尾亲自参加并作出了贡献的项目。看到成千上万的糖尿病患者因为吃到他参与研发的药物而缓解了病情,他感到十分欣慰。

从他参与这个项目到这个项目上市,用了大约8年的时间。对于制药研发,梁贵柏的感受是,没有什么项目是一帆风顺的,坚持信念,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总是在反反复复,前进两三步之后又不得不倒退一步,就是这么一点点地向前推进。”

中国有望迎来新药研发的“黄金十年”

梁贵柏表示,现在,中国新药研发迅猛高速,投入之多、涉及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他认为,如果能尽快补齐短板,中国有望迎来新药研发的“黄金十年”。

中国新药研发的发展很快,资源投入增长迅速,而且已经初见成效。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迅速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环境持续改善。但是,对标发达国家,我国的生物医药依然存在产业规模较小、自主创新品牌较少、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只有尽快补齐短板,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才能加快创新步伐,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d7xVZPGnD9i2dyVOEsj8NG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