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海归女博士用人工智能筛查宫颈癌,准确率比美国专家还高12%

楚天都市报记者 贺俊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萧颢

“我看了一辈子,还没有机器人看得准。”去年,当孙小蓉邀请美国教授与机器人开展肿瘤筛查的“人机大战”后,老教授感叹。 在日前公布的2017湖北十大科技事件中,“武汉人工智能宫颈癌诊断机器人面世”备受关注。从带着设备只身回国,19年来,60岁的孙小蓉致力于帮助中国妇女远离宫颈癌。今年,她将为湖北、山西、云南等地至少200万妇女做宫颈癌免费筛查。

科技正在颠覆我们的想象力,比如宫颈癌筛查。 只要把筛查对象的细胞病理玻片,放置到人工智能筛查设备上,屏幕上立刻出现细胞的数字照片,红色的超过数字“5”的就是癌细胞,绿色的是正常细胞。 近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在武汉光谷生物城的某医学高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只要几分钟,机器人就可以从成千上万的细胞中,找出有问题的癌细胞,并用红色方框标出来。

“传统技术只能让你看到肿瘤晚期,那可能已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癌症包块了,我们能看到肿瘤早期的改变,相当于发现癌的种子。及时进行诊疗的话,完全可以控制病情。”该机器人创造者孙小蓉说。 孙小蓉形容,宫颈癌细胞的筛查就像从一大堆黄豆中,挑选出里面的“烂黄豆”,专家只需要复核它挑出的“烂黄豆”。

孙小蓉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恢复高考那一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同济医科大学,随后远赴澳大利亚、美国。1996年,她被聘为加拿大BC肿瘤研究所研究员。 当时,BC肿瘤研究所拥有一项世界领先的肿瘤早期诊断技术,相当于该机器人的雏形。 “加拿大人口少,难以深入推进研究,中国有太多癌症患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也能为这项研究获得更多数据支撑。”最终,她说服了加拿大人,只身回到武汉,与母校同济医科大学开展合作研究。

回国后,孙小蓉开始和自己较劲。她用3年时间为30万湖北农村妇女做了宫颈癌筛查,为癌症早期诊断技术研究积累了丰富资料。 科技成果的转化最终要靠市场。孙小蓉创办的公司,在付出了大笔“学费”后,最终创造出了宫颈癌诊断机器人。 “再过十年,我们就要失业了。”孙小蓉曾将“人机大战”带到了美国,请了3位美国资深病理专家,对1500个病人标本做诊断比较,结果机器人的检测准确率要高12%,现场一些医生如此惊叹。

“不需要懂医学,只要会操作就好。”楚天都市报记者在该公司看到,这里更像现代化的流水线作业工厂。各地医院采集的妇女病理样本被送到该公司后,经过特殊处理制成玻片,机器人扫描后进行自动化诊断。据介绍,她们的实验室每月有108万例的样本检测能力。 按照传统方法,病理医生通过显微镜用肉眼观测癌细胞,一人一天最多看100张片子。而机器人取代人工阅片,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解决了中国基层缺少病理医生的短板。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01C0R2L0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