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被问及“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再获得诺奖?”李政道这样说……

美国时间8月4日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教授

在旧金山逝世

享年98岁

2006年9月5日,“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政道演讲。(视觉中国 供图)

李政道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中国上海市,祖籍江苏苏州。

李政道长期从事物理学研究,在粒子物理理论、原子核理论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做出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其中,1956年,与杨振宁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翌年经实验验证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科学奖。

1957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左)和杨振宁。(视觉中国 供图)

并不是很多人知道

李政道还是厦门大学荣誉教授

他之所以决定受聘

和一个人有关

昨天,厦门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蒋东明向《厦门日报》介绍了背后的一段故事。

蒋东明著有《李政道传》,而他之所以写李政道,一个原因是他大学是学物理的,后参与“诺贝尔奖坛上华裔科学家传记系列” 的研究和编撰工作,因为写作,他和李政道的中国助手等人有了联系。

蒋东明昨天接受采访时说,2001年秋,他有一次在校园遇见骑着自行车的时任厦大校长陈传鸿,他向校长建议,厦门大学应该聘请李政道博士为厦大名誉教授。陈传鸿是研究理论物理的,他非常清楚李政道的科学成就和地位,当即同意。

厦大很快正式表达了希望能敦聘李政道为名誉教授的心愿,但是,李政道在国内的联系人告诉蒋东明:有些难办,国内很多学校都争着做这件事。

不料,2002年3月的一天,蒋东明意外地接到电话,被告知李政道同意了,当年5月份回国,要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和院士大会,不过,由于时间紧,无法到厦门。陈传鸿决定到北京举行敦聘仪式。

李政道:

我的物理知识的根,与厦大密切相关

蒋东明回忆道:2002年5月28日上午11时,厦大在北京中科院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举行聘任仪式,大家也知道了为什么李政道在众多的大学中选择厦大。

厦大校友总会的一篇文章记载了李政道当时的发言:“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我在接受大学物理教育时,就读到贵校萨本栋校长编写的《普通物理学》,在当时教材奇缺的情况下,这是一本水平非常高的教材,所以应该说,我的物理知识的根,与厦大密切相关。

李政道还说,“厦大是一所在海外华侨中很有影响的大学,作为长期旅居海外的华人,我对厦大慕名已久。80多年来,经过几代厦大人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创业,取得很好的成绩。现在,我作为厦大的一分子,将为厦大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李政道当场挥笔题写厦大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八个大字作为纪念。

被问及“中国人什么时候再获诺奖”

他说……

蒋东明昨天回忆说,当时李政道还带领大家参观在中心展厅的“科学与艺术”名画,向他们介绍李可染、常莎娜等著名画家根据李政道的物理意境而作的作品,李先生强调说,科学与艺术在高峰时,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相通的

蒋东明说,当天交流,李政道谈起国人常问的“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再获诺贝尔奖”问题时,笑着说,不要太在意什么时候能获奖,而是应该实实在在地做些工作,功到自然成

2021年,李政道展示给中国高能物理事业的寄语。(中国科学院高能所 供图)

蒋东明还趁机就《李政道传》里的一些细节,向李政道请教落实,例如,在抗战期间,李政道和他的二哥到后方的江西赣州中学读书,因为当时师资奇缺,他还被挑去当“小先生”,给低年级学生上课。李政道开心大笑,说“那是被逼出来的,当时这种情况不少,但这种经历对我很有帮助。”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lJKQaJhDEdWiIAGnOI8ENm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