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中国传统的浪漫节日,流星雨也是现代年轻人心中浪漫的代表。当七夕叠加了流星雨,真的不要错过。
今年的七夕节比较早,换算成阳历就是8月10日。而最近的一场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早在7月中旬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此前流量还比较小。而在七夕节之后不久,我们就会迎来本次流星雨的极大,可以说是专门为七夕的情侣准备的天文盛宴。
英仙座流星雨是著名的“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双子座流星雨和象限仪座流星雨。后二者都是在寒冷的1月上演,又只能晚上观测,天寒地冻,不太适合观测。因此,每年最适合大家观测的,首选就是英仙座流星雨了。
根据天文学家的考证,在古代的时候,人类就已经注意到英仙座流星雨了,当时西方人称之为“圣劳伦斯之泪”。直到现代,人类才意识到,英仙座流星雨的形成,和一颗彗星有关。这颗彗星名叫109P 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回归周期133年,上一次回归还是1992年的时候。
我们知道,彗星含有大量的冰块,在靠近太阳的过程中,这些冰块就会融解、脱落,残留在轨道上。一同残留下来的,还有彗星上的石块。当地球运行到这里时,这些碎片就会闯入地球大气层,于是就会上演一场壮观的流星雨了。
正因如此,英仙座流星雨每年上演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差不多从7月14日开始,可以贯穿整个8月,进入9月才谢幕。并且其辐射点也是不变的,那就是英仙座γ星附近,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
不论是开始还是结尾,由于地球还没进入碎片最密集的区域,流星雨的流量都比较低一些。每年的8月13日左右,地球都会进入最热闹的区域,于是流星雨也会迎来极大。今年的极大出现的时间也差不多,预计是在8月12日的晚上。极大的前后几天,流量也会比平时更高一点。
每一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每小时最大天顶流量都可能出现或多或少的变化。以今年为例,天文学家推测每小时最多可以看到差不多100颗流星,算下来几乎每分钟都就看见两颗流星。此前几年,英仙座流星雨也曾经出现过150颗流星的每小时最大天顶流量。
如果是在彗星刚回归的几年,流星雨的流量还可能更加惊人。比如1991年和1992年的时候,还出现过每小时400颗甚至500颗流星的情况。想一想,每分钟就有7~8颗流星划过,基本上抬头看夜空几秒钟就能目睹一颗流星划过,简直不要太爽。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英仙座流星雨的极大值已经比不上三十年前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仍然是北半球最值得观赏的流星雨。至于109P 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下一次回归,要等到2126年7月12日,看样子在座的各位应该都等不到了,大家还是珍惜当下的景观吧。
说了这么多,英仙座流星雨到底要怎样观测呢?
首先就是要注意屏蔽光污染,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选择远离城市的地方,比如乡村,或者是附近的山顶。除了人造光污染之外,月亮也会干扰流星雨的观测。好在当天的月亮是44%的新月,还不算特别明亮,对大家的观测影响不是很大。
从亮度上讲,流星的视星等可以达到2等以上,也就是和北斗七星差不多,只要避开光污染,肉眼是可以轻松看见的。如果偶尔出现火流星,那就更加明亮了,大家也可以期待。
接下来就要注意观测的方向了,也就是英仙座γ星的方向。8月12日,随着夜幕降临,英仙座就会从东北方的地平线逐渐升起。如果在前半夜进行观测,那么英仙座相对更靠近地平线,不用费力抬头,前提是附近没有建筑的遮挡。
这也提醒了我们,那就是想要长时间观测的话,不妨准备一个躺椅,可以让自己的视线自然地向空中倾斜,否则长时间抬头还是比较累的。
另外要注意的,就是夏季的夜晚,蚊虫比较多。野外更适合避开光污染观测流星雨,但蚊虫也更猖狂,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尽量长衣长裤,还要准备好防蚊虫的设备和药膏之类的物品。
当流星以每秒59公里的惊人速度划过地球大气层时,剧烈的摩擦就会使其燃烧起来。这个燃烧过程一般发生在距离地表80~120公里的高空,绝大部分流星体都非常小,很快就燃烧殆尽了,所以流星从来都是转瞬即逝。
虽然我们经常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天体,但在流星雨上演时,这种观测设备就派不上用场了。反而是肉眼视野更开阔,更容易看到各个方向的流星。
如果想要拍摄流星,大家可以准备一个三脚架,对准英仙座的方向,然后调整到比较大的视场和光圈,然后进行长曝光,就比较容易捕捉到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夜空的画面了。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看到流星,许下的愿望都能实现。如果拍到漂亮的照片,记得分享给我们哦。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