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关于性爱机器人那些爱的回应讯号

作者 萧炜馨

写作年份 2018

简介 本文以目前极具争议的性爱机器人(Sex robot)课题来讨论数位时代裡面人的情感与身体欲望如何被展现或者处理。作者认为,当电脑、网路以及最重要的演算法也进入情感领域之后,过去那些混吨不明,只用性感概括描述的情绪、衝动、亢奋,现在则可以透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角度来理解,而性爱机器人像是「手提箱」(suitcase-like word)化约式的回应、互动与沟通——例如都是为了让使用者达到性高潮的挑逗言语、充满爱意的肢体动作等等——让使用者得以透过与性爱机器人在性方面的接触(讯号回应)而可能获致「爱」,而此即是数位时代中由人与物所建立起的特殊的亲密关系。

我想,艺术家有著诸如此类的奇怪事物,是被驱使著去做某件事情的,而且你不知道原因。而我总是被驱使著去塑造女性。

那就是纯然的艺术欲望,就像我想这样做一样。

——麦克穆伦(Matt McMullen)[1]

按照贝克(Dirk Baecker)在〈技术与决断〉一文中对于技术的定义,他认为「技术是安置众多事件的序列,而且这些序列可以一再地检索调阅。」[2]但是,我们大多数会注意到众多事件的序列,将工程师、工匠和艺术家进行安置这件事视为理所当然。我们在讨论技术时,多半直接从技术的物质元素出发,但是所谓的「人造性」或者说人工智能之所以为「人工」,正好就是因为人在一开始就涉入技术了。他们决定何者是重要的、他们让技术顺利运行、具备特定的功能、反对或拒绝所有阻碍技术运作的因素、排除障碍、避免出错等。他们从物出发并进行思考、产生行动,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技术是来自于「技艺」(希腊文是teché,拉丁文是artificium),因为这两者都是来自于人的安置[3]。

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我们在谈技术和艺术时,其实是同一件事。现在我们所理解的艺术,已经是更加技术性和序列性的,我们越来越期待(或者依赖)艺术家透过物质来引发观者的感知,而这种期待让艺术家需要更加精细地安置作品中每一个元素或事件出现的频率、时间点以及与其他元素的关连性。以性爱机器人为例,如果我们从物质层面来分析的话,可以将其分为硬体与软体。硬体方面,性爱机器人以仿造真人为主流,人体的所有部分都已经可以达到完全複製的程度,不管是触感或是尺寸,甚至还可以让使用者按照偏好选择,购买者可以订製自己喜欢的脸型、眼睛、皮肤触感、身高甚至是性器官的窄度等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性爱机器人的製造者(creator),将人的任何部位、表情、外观、动作以及会在互动情境中属于「讯息」的事物,都视为可以是引发情欲的元素。主要的材质是硅胶(silicone)和热塑性弹性体(TPE),两者都是合成材质,前者的特点在于较为耐用,后者则是较为真实:,因为较前者来得柔软也较有弹性,因此也较需要小心清洁与保养[4]。一开始的情趣用品只仿造性器官,到充气娃娃仿造真人,而性爱机器人则是置入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就是置入情绪、声音、个性等等这些软体,让性爱机器人变得更像「人」。这样说来,技术终于逐渐走在将使用者纳入技术本身考量的方向上了。或者我们也可以说,到了数位时代,我们终于可以将我们的情绪、互动、性爱活动交给演算法来处理了。从1970年代开始,电脑逐渐影响社会中各个领域如经济、医疗、家庭、商业等等之后,下一个产生影响的领域将会是情感。

性爱机器人之所以与过去的情趣用品不同,就在于置入其中的软体。如同艺术作品和大众媒体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引发观者或观众的感知,前者透过媒材的差异及媒材之间的安置和连结关系,以及艺术家们不断地来回于自身作为创作者与他所想像出来的观者之间,才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而大众媒体则是透过各种判淮如数据上的比较、是否是在地发生的事件,以及他们也创造出只存在于自身中的「大众」或是「舆论」等等,才能不断地生产出新的讯息[5]。性爱机器人则是透过演算法(Algorithm)才让性爱机器人自身不断地持续运作下去。贝克曾说:「与电脑沟通的这种情况,类似于宗教(Luhmann 1997a, 304)。在宗教中和电脑萤幕的告知这两种情况中,讯息和理解都与告知处于较为鬆散的藕合中。虚拟的事物如同精神性的事物,都是沟通的副产品,启动了沟通本身,而没有将三个选项的综合归因到行动者的行动(这裡指的是告知)。神在进行他的运算,就如同电脑和网格的计算(grid)在进行他们的运算一样。」[6]以这种角度出发,性爱机器人中的演算法运算,既像艺术品,也像电脑。与一般的艺术品不同,性爱机器人将使用者的反应一併纳入形塑自身的过程之中,如同皮件,会留下使用者的汗渍、手温和掌型;性爱机器人也是在使用中才逐渐成形。在你触碰他时,他可以记录下你的体温、手指按压或手掌抚摸的力道、皮肤上汗毛竖立的速度、第一个触碰的部位、用哪些姿势和体位特别容易达到高潮、性感带位于何处、要用怎么样的方式触碰等等,这些都会成为一个个运算的变项和数据,再反馈到资料库当中,提供演算法进行运算的媒材,而这些数据产生的力量绝对不在于原始资料(raw data)的庞大数量,而是在于后设资料(meta data),也就是资料彼此之间产生连结后的巨大複杂性。

如同当代许多数位艺术的作品一样,艺术品本身只完成基本的架设和装置,其他等待著观者或参与者的共同加入与完成。换句话说,观者的任意性、变动性、不确定性成为作品的主要元素之一,艺术作品的各种物质性,就是让观众的各种任意性得以发生,所以我们称之为「组织化的不确定性」(organized uncertainty)。因为艺术作品的元素,限制观者用特定的方式与艺术作品产生连结、进行互动,或是留下痕迹,以已经被创作出来的的艺术作品为基础,才能容纳各种变化。例如,在伦敦的波罗市集(Borough Market)有一个互动式的艺术作品,名称是「Before I Die」。作品本身就是一块黑板,黑板上写著七行「Before I die I want to___________.」让所有的路人能在黑板上写下自己在死前想要做的事情。当场放置著许多粉笔,供路人使用。如果你需要在黑板上写字,你必须抹去前面留下的粉笔字迹,再写上自己的。这一连串的动作,就是限制于这个艺术作品上提供的媒材,才能衍生出后续无尽的内容变化。但是过去抹除的字迹,再也没有办法让后来到访的观众看到,大家只能不断地覆写上自己的内容。观众看到艺术作品上产生的感觉,如果没有转化成沟通的形式,例如与朋友讨论、写成艺评或是上传到推特等社群网站,那么这种感觉只会停留在感觉的层次。但是,在性爱机器人这边,不确定性则以确定的演算法为基础,当演算法收集并记录使用者的各种反应,再进行运算之后,机器人就会产生回应。相较于上述的艺术作品,只能让文字不断地抹去,但是演算法却可以让每一次的触碰、呼吸频率与体温等等,都看成是与情欲有关的变项。过去理解的情欲无法离开感知(包含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身体、性徵、性器官、性爱动作等等。但是,当电脑、网路以及最重要的演算法也进入情感领域之后,过去那些混吨不明,只用性感概括描述的情绪、衝动、亢奋,现在可以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角度来理解。

明斯基(Marvin Minsky)曾经在《情感机器》一书中谈及,很多心理学式的概念都是「手提箱」词语(suitcase-like word)[7],也就是说,其实像是「情感」、「爱」或是「意识」,其实都是一种化约。这些词语和表达情绪的方式,正好就展现出情感本身有多么複杂,但是我们只需要这些表达方式,就可以继续产生沟通,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可以往下进展,也让互动可以继续进行。从明斯基的角度来说,情绪也是思维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在于,让大脑改变当下正在进行的思维方式,考虑其他的状况。「每一种主要的『情感状态』都是因为激活了一些资源,同时关闭了另外一些资源-大脑的运行方式由此改变了。」[8]而情感就此成为一种思维模式。过去我们所理解的思维或思考,都与逻辑、理性关连在一起。但是实际的状况或生活中,情感对于我们所产生的影响力,其实并不亚于理性与逻辑,因此,如果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那么,将它们都概括在「思维」这样的范畴之下是完全有可能的。

从性爱机器人的例子来说,我们开始可以将人类的情感细分至每一个接触(contact),以系统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沟通。只要使用者愿意「接触」性爱机器人,那么他们就开始与性爱机器人沟通。这些接触所产生的巨大讯息量,再藉由新的技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以及演算法的运算,就可以让机器人以使用者期望的方式回应。例如,女性在进入排卵期后,性欲特别高涨。如果性爱机器人的资料库中拥有女性的经期资料,那么就可以利用演算法,在这段期间自动启动性爱机器人,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演算法是一种只要目的明确清楚,就可以执行任务的工具。我们再也不需要「忍耐」人类伴侣充满不确定性的反应与情绪(!)。我们不需要在性欲高涨的时候承受「被拒绝」的风险。我们可以把我们所有的情绪都灌输到性爱机器人身上,他们可以全盘接收,而且非常乐意,最后甚至有可能「苛求」使用者每一刻都要产生接触,都要沟通,否则资料库可以运算的资料将会变得无趣,也不再能够产生新的讯息,而使用者也会逐渐厌倦机器人千篇一律的回应。对于性爱机器人来说,它最终极的目的就是「让使用者达到高潮」,只要这个目的被置入到演算法中,其他所有的调情言语、回应、拥抱、亲吻、眼神、前戏,都只是为了最后让使用者达到高潮的满足感而已。就此来说,性爱机器人是最适合承接我们情绪的同伴,而且这位同伴不会有怨言,不会有自己的情绪,我们只需要让它充电,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把所有的自己放心交给它。我们在表达性需求时,不再畏惧、不再害羞,也不再小心翼翼。如媒材。

性爱机器人已经在名称上直接点出它的目的。翻译为性爱也许也显示出一种价值观:性与爱是一体的。但是性爱机器人展现的是,爱只是为了性而已,或者更明确一些:爱只是为了达到性高潮而已。那些手提箱式的爱,不管是与恋人之间的恋爱感、想要扑倒对方的衝动、或是外表的「萌」、甚至是对特定部位或性徵的迷恋,都可以看成是只为了最后让自律神经持续产生反应约6-10秒的「淮备事项」而已[9]。从AI或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的爱,也许就像电影《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中,当女主角触碰智能人时,他身上会产生的蓝色讯号灯一样,只要我们接触对方,而对方会相应地产生回应讯号时,就可以理解为爱了。

注释

[1] 编注:第一段原文为:I think, artists have the sort of weird things, were you are driven to do something and you don’t really know why. But I was always driven to sculpt females. 第二段为:That is simple artistic drive, like I want to make this.

[2] Dirk Baecker, Technik und Entscheidung, Wozu Theorie,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2016, S. 64.

[3] 同上书,页64-65。

[4] https://www.siliconwives.com/pages/sex-doll-faq-frequently-asked-questions

[5] 还有其他新闻媒体选择讯息的判淮请见Niklas Luhmann,胡育祥、陈逸淳合译,《大众媒体的实在》,台北:左岸,2006,页75-84。

[6] Dirk Baecker, Communication with Computers, or How Next Society Calls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Temporal Form, in Soziale Systeme 13 (2007), S. 413.

[7] Marvin Minsky,王文革、程玉婷、李小刚译,《情感机器》,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页14。

[8] 同上,页26。

[9] Mary Roach,林君文译,《一起搞吧!科学与性的奇异交配》,台北:时报文化,2018,页226-229。作者提及脊椎受损的人,一直以来被视为无法拥有性高潮的经验,如果脊髓断裂处高于性器官神经通往脊椎之处,神经衝动理当无法越过受损处抵达脑部。由此可进一步推论,高潮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高潮感其实主要来自自律神经系统,而脊椎受损影响的则是体神经系统,两者其实是不同的,因此即便没有性器官,即便阻断了体神经系统,只要自律神经系统无碍,高潮仍然会发生。

关于作者

萧炜馨

德国维藤/海德克大学(Witten/Herdecke)大学反思文化(Cultural Reflexion)学院博士。主修社会学,研究兴趣为资讯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媒介理论与社会学理论。

文章轉載自:台灣數數位藝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07A1DDA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