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美国重返月球太难,我国嫦娥五号又有新发现,月球死期再被改写

多少个世纪以来,人类对这个月球一直充满好奇,试图揭开它的面纱。

在嫦娥五号任务之前,科学界普遍认为月球在约30亿年前就停止了岩浆活动。这个结论基于早期阿波罗任务带回的月壤样本和少量月球陨石,以及地球上收集的月球陨石。

因为美国月壤样本所测定的月球岩石年龄基本都超过30亿年,因此科学界普遍认为,月球大约在30亿年前便已“死亡”。

一直到2021年,中国科研团队通过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给科学界带来了一个振奋的发现——月球在约20亿年前还保持着地质活跃!

这一研究成果,直接推翻了人类过去的认知!为月球之谜提供了更加直观的证据。

然而,随着不断深入探索,更多出人意料的发现逐渐浮现,尤其是我国科学家最新一项关于月球火山活动的研究,再次颠覆了人类对这颗卫星的认知——月球的“活力”远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持久。

9月6日,《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科研团队对嫦娥五号月壤的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了月球在1.2亿年前仍然存在火山活动!将之前20亿年的研究结论直接拉近了近19亿年!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判定一颗星球的“生死”!

要判断一个星球是否“死亡”,最直接的证据是其地质是否仍有岩浆活动。

通常,科学家们在寻找月球火山活动证据时,会更倾向于找到完整的火山岩,因为火山岩是直接证明火山活动的“硬证据”。

但是这种判定方法在过去的探月任务中虽然普遍,可是采集和分析年轻火山岩的成本高昂,难度也极大。

于是,中国科研团队果断转变了思路,将目标锁定在火山活动的另一种产物——火山玻璃珠上。

火山玻璃珠是一种在火山喷发时岩浆快速冷凝形成的物质,尽管它们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仅有几十到几百微米,甚至容易与陨石撞击形成的玻璃珠混淆。

但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中国月壤研究人员在约3克的月壤样品中仔细挑选出3000颗玻璃珠,并筛选出其中符合火山成因的6颗“候选人”。

最终,通过硫同位素的测定,科研人员锁定了其中3颗具有负硫同位素值的玻璃珠——找到了月球上火山活动的真实证据,经测算他们的形成时间在大约1.2亿年前!

这个发现不仅再次延长了月球的地质生命,更是为我们理解月球的演化历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不过,这一发现虽然令人惊叹,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科学问题。首先,1.2亿年前的月球为何还能保持火山活动?这一时间点远远超出了科学界对月球地质活动周期的预期。

月球缺乏大气层,且其核心已经冷却,按理说应该早已失去内动力。是什么样的机制,能让月球在如此“晚年”依然存在地质活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尚未被发现的月球内部结构秘密?

这些问题无疑将成为未来月球探测的重要方向。

虽然此次通过火山玻璃珠确定了1.2亿年前的火山活动,但科学家们并未就此止步。他们推测,月球上可能存在更加年轻的火山活动,甚至在1亿年内还有过岩浆活动的可能性。

如果后续研究能够证明这些猜测,那么我国月壤研究将再次震惊世界。

现如今,中国的月球探索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车道。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带回的样本,为科学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材料,甚至可能为未来的月球基地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2020年,我国嫦娥五号带回了1931克月壤,经过短短4年的研究,已经先后验证了“分子水”、“嫦娥石”、“玻璃珠”等前沿科学发现。

2023年6月,嫦娥六号探测器再次刷新纪录,从月球背面带回了1935.3克月壤,实现了世界首次月背采样。

目前,这批月壤还没有进行分配研究,再过半年,一旦这些来自月球南极的月壤开放研究,势必会带来更多新的研究成果,揭开月球背面这一长期以来神秘莫测的区域。

相比之下,国际其他航天大国的探月计划显得相对缓慢。美国虽然启动了阿尔忒弥斯计划,计划将人类重新送上月球,但与中国如今在月球探测上的技术成就相比,称得上是举步维艰。

在过去的几次月球探测任务中,“游隼”号月球着陆器在前往月球的途中发生了推进系统内部故障,猎户座飞船的隔热罩在返回地球大气层时遭遇了意外侵蚀,美国重返月球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星舰,如今在性能和安全性方面也有待验证。

不仅如此,太空探索是一项极其昂贵的活动,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NASA受限于资金压力,甚至技术上也只能指望“阿波罗登月”的老年研究员们,这些难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导致美国迟迟无法突破登月目标。

与其说美国是想与中国在科学探索上争个一二,不如说只是在喊口号,争夺“登月”这一象征意义。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AJ5Cd383IvyeIlZrvfWkp_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