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国务院:数据“开放为常态,不开放为例外”——我国首个数据管理办法对行业影响几何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国办发〔2018〕17号)(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学数据管理,保障科学数据安全,提高开放共享水平,更好地为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支撑。

对此,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叶玉江称,科学数据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是信息时代传播速度最快、影响面最宽、开发利用潜力最大的科技资源。在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数据综合分析。对科学数据的综合分析,本身就是科技创新的一种方式。

“然而,面对当前科技创新对科学数据管理的需求,我国科学数据的管理与应用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许多高价值的科学数据并未在国内得到充分的共享和使用就流向国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研究员孙九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据报道,当前中国科学家的论文频频登上《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而中国的SCI论文发表数量上升到全球第二位,但这同时意味着大量一手、原始的科学数据也流到了国外。目前,在生命科学领域,世界上有三大数据中心,分别位于美国、欧洲和日本。过去30年,中国学者为这三大中心贡献了30%以上的基因组数据,其中大部分与中国人群有关。

对此,我国科学家多次提议,应注重科学数据的保护和利用,当我国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学数据的产出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这一问题的迫切性也就日益突出。

而此次《办法》的出台无异于一场“及时雨”,专家表示,在国家层面发布加强和规范科学数据管理的政策制度,推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对于服务科技创新、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发展共享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办法》出台对医疗大数据行业有何影响

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完全与开放”的数据共享政策,并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美国的“基因银行”便是目前最权威的基因序列登记数据库之一。

孙九林指出,我国在科学数据开发利用、开放共享和安全保护等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空间。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对科学数据等信息资源的管理,我国一直缺少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已广泛应用在金融、教育、医疗、电子商务甚至政府决策等领域,而尤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大数据技术在医疗领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医疗大数据分析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基础信息数据标准的不统一和缺失,医疗数据普遍不能互通互认,这直接导致各医疗机构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变成了“数据孤岛”,医生在科研中难以利用数据,科研变成单打独斗,数据应用和共享的同时如何有效保护数据和个人隐私等等问题,都是目前医疗大数据行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针对《办法》的颁布,零氪政府事务部顾问朱斐女士在医疗大数据行业进行了解读。朱斐表示,此次《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的出台,是大数据国家战略确立以来,首个国家层面发布的数据管理办法,《办法》体现的原则及针对数据的分工管理办法,对医疗大数据行业极具指导意义。

此次出台《办法》明确了我国科学数据管理的总体原则、主要职责、数据采集汇交与保存、共享利用、保密与安全等方面内容,着重从“各方职责、分级分类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管理措施。

图片来源:新华社

《办法》的重要亮点是突出了科学数据共享利用,按照“开放为常态、不开放为例外”共享理念,明确为公益事业无偿服务的政策导向,充分发挥科学数据的重要作用。

在数据共享过程中,《办法》标明了原则上对公益性事业及公益性科学研究无偿提供,确需收费的应按照规定程序和不盈利原则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对商业活动利用数据的通过协商约定。“开放为常态、不开放为例外”,《办法》强调数据共享与利用,对消除医疗大数据壁垒,建立和完善全国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目录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不同于一般行业的数据,医疗数据具有其特殊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医疗数据的来源和范围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包括病历信息、医疗保险信息、健康日志、基因遗传、医学实验、科研数据等。个人的医疗数据关系到个人的隐私保护,医疗实验数据、科研数据不仅关系到数据主体的隐私、行业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基于医疗数据的特殊性,对于医疗数据主体的隐私需要极为严格的保护机制。

对于在医疗行业内关注度较高的数据安全问题,《办法》还强调了需要将数据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对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科学数据如何把握好开放与保密的关系,作了原则性、政策性的规定,强调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政策引导医疗科学数据健康发展

利用有针对性的政府引导,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国在应用大数据进行疾病监测和医疗卫生政策改善很有优势。下一步,根据政策指导,建立开放协作的数据共享、互联机制,促进整个医疗数据生态圈繁荣,最终受益的将是医院、医生、药企以及每位患者。

国内基于医疗数据智能研发及应用的零氪科技首席医学官杨海英,在谈到临床科学数据时曾指出,“目前国内对临床研究数据规范化、标准化处理的经验在不断地积累,并依据和参考一系列的国际化标准。但目前仍然存在着数据标准不一致、各医院或研究单位数据不能集成共享等问题。高质量、大数量、良好结构化的医疗数据,才会对科研效率的提升和科研成果的产出有重要价值。零氪科技从标准的数据集成、高效高质量的数据结构化,到数据平台中心提供的高效率的人工审核、逻辑核查,这样一整套智能化数据处理体系,来保证处理的海量数据的质量以及为医生所提供的临床科研数据解决方案的规范和严谨。”

“原始数据就好像货物,如果杂乱堆放在仓库里,很难发挥作用,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甚至保管都会成为沉重负担。”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张国庆称,对于生物医学领域而言,好的数据中心会将数据进行加工,首先是确保数据的安全;第二是设计合理的制度,使数据中心发挥更好的汇聚科学数据的作用,比如帮助医生整理手头的临床数据,并促成科研各方的协同合作;第三则是给各种数据以客观的质量评价。为此,张国庆也称,在《办法》实施后热切地盼望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细则尽快出台。

本文综合自文汇报、中国科学报、动脉网等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17A0N8LS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