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被AI抢走的就业岗位,从哪里“补”回来?

人工智能“得寸进尺”

在与人工智能的较量中,人类正节节败退。

从2016年AlphaGo问鼎围棋界;到2017年IBM的Watson AI可以精确诊断癌症,准确率高达96%;再到“腾讯同传”参与2018博鳌亚洲论坛分论坛“未来的生产”的现场中英双语翻译,再次引发 AI 替代人类的担忧。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正在蚕食人类的工作。日本经济新闻和英国金融时报的共同研究调查显示:在全部820种职业、2069项业务(工作)中,34%(710项工作)可被机器人替代。

三大冲击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的冲击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总体岗位需求减少。麦肯锡报告指出,到2030年,受人工智能普及的影响,中国的劳动力需求会较2016年减少1600万。

二是部分岗位消失。牛津大学研究者的结论显示,英国现存的工作种类,有35%会在未来的二十年内完全被机器取代;波士顿的专家们则认为,2025年之前,全世界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岗位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彻底消失,预计可能有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将受到直接冲击而失业。

三是带来大量的摩擦性失业,同样来自麦肯锡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0.75亿至3.75亿人口重新就业并学习新技能。工业时代的生产逻辑已经被颠覆,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大潮下,从事传统行业工作人群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欢迎订阅《福卡分析》2018年第16期 完整版

福卡分析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503B19VE6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